攜手啟航 開啟學習新篇章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學習階段的開啟,都標誌着即將進入一段新的學習旅程。面對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校園環境,他們不僅需要學校的專業引導,更離不開家長作為堅實後盾的支持與陪伴。本文旨在深入探討家長如何運用高效策略與情感引導,助力孩子順利跨越成長的每一道門檻,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更好迎接學習新挑戰,共同繪製出一幅幅絢爛的成長藍圖。
詳細內容走進繪本世界.點亮孩子的童心燈
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刺激浮躁的時代,孩子們的注意力往往很難集中在一件事物上。作為幼稚園校長,我卻深深相信,繪本是引領孩子們走進學習奇幻之旅的魔法鑰匙。它不僅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還能滋養他們的情感,引導他們探索自我,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
詳細內容營造理想校園體育氛圍
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香港中小學七個學習宗旨之一,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為此,學校須透過多元化的體育活動,發展學生體育技能和提升他們的體適能,讓他們獲取相關的活動知識,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習慣,養成恆常參與體能活動的行為。
詳細內容營造關愛校園氛圍
7 月 2 日,在我正式踏進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的第一天,學校以一隻黑色的小狗的「錫錫」作為我意想不到的歡迎儀式。雖然牠弄得我一臉口水,但這份無法抗拒的熱情是如此令人窩心。
詳細內容以愛育人 支援自閉症孩子 向境外推展 由香港走向世界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擁有獨特的潛能,只需提供適當的支援和輔助,能夠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發揮自己的才能。林家儀校長自大學畢業後已投身特殊教育界,極具前線教學經驗,尤其是自閉症範疇,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探索如何更好地支援自閉症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深入了解自閉症學生的獨特需求,透過各種教學策略和輔助技術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激發他們的潛能。她表示:「由於特殊學校自閉症的學生愈來愈多,不論是學生還是家庭,對於自閉症譜系亦需要更多的了解及支援。」因此,多年來,林校長一直透過不同的方式大力推動支援自閉症範疇發展,希望真真切切地幫助自閉症學生及其家長。
詳細內容以技術點亮理想 造就專業工商人才 創新締造不凡未來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科技樞紐,正迎來新一輪工業轉型升級的機遇。新型工業化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大量跨領域、跨學科的專業人才。不少學校皆舉辦活動深化學生對創科及工業的認識,幫助他們及早裝備自己,了解不同行業需要。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秉持着建設社會,服務社會的使命,致力培訓新時代所需的工程人才。其開設「產品及工業工程(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簡稱 PIE)與「物流及企業工程(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簡稱 LEE),除教導學生掌握專業的工業與系統工程知識外,亦強調培養市場營銷意識,令同學能掌握及應用創新科技,了解社會發展需要,因此畢業生深受業界歡迎。組合課程理論與實踐兼備,受權威機構認可,學生畢業後可獲得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使他們在國際上具備競爭優勢,適合有志於工程界發展的應屆 DSE 畢業生報讀,儘快把握成為系統工程師的路徑,開啟理想前程。
詳細內容兩地教育持續交流 多角度認識國情 培養家國情懷
面對世界局勢急速轉變,香港年青一代要把握國家高速發展的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僅要有廣博知識、品德素養,亦要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成為建設國家、建設香港的中堅力量。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提到:「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透過讓青少年到內地考察交流,親身觀察近年國家在不同領域高速發展的實況,更深刻認識國家,為中國人的身份感到自豪。教育局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積極推動國民教育,多年來舉辦不同交流活動,例如姊妹學校計劃、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等,結合同學在書本所學和現實國情,藉着深入觀察,與內地同學交流互動,多角度認識國家最新的發展和成就,擴闊學生視野,成就未來棟樑之才。
詳細內容教育局回應「姊妹學校計劃」成效
姊妹學校計劃(計劃)自2004年開展至今,為香港的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提供專業交流及合作平台。一直以來,計劃深受學界認同,參與計劃的本地學校數目,以至兩地締結為姊妹學校的數目皆每年遞增。根據學校提交的資料,截至2024年5月,共有930多所本地公帑資助學校與內地學校結為超過2,900對姊妹學校,成果值得鼓舞。學校普遍認為姊妹學校的交流不但能提升教師專業水平,開闊學生視野,更能有效促進兩地學校發展,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詳細內容「姊妹學校計劃」二十載 厚植兩地情誼 共創優質教育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4年便開展「姊妹學校計劃」,安排參與計劃的學校進行多元化的交流和互訪活動,深化香港師生對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最新發展的認識。正如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給香港中學生回信中,特別勉勵同學要「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姊妹學校正是一個將兩者相結合的重要交流平台。作為香港最大的愛國教育團體,教聯會亦積極承擔兩地教育交流橋樑的角色,為兩地學校提供專業支援。教聯會對計劃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早期倡議教育局增加對參與學校的撥款;校長、教師面對疑問時,提供協助和支援;疫情期間,教聯會也未曾停止推動計劃,組織線上姊妹學校締結儀式和線上交流活動,保持計劃的持續性;疫情後,教聯會迅速回應教育界的需求,組織大量姊妹學校締結儀式,並聯同旅遊業界制定交流團的規範和標準,確保交流質素。近期,教聯會還進行了問卷調查,對計劃推行20周年進行回顧,反映姊妹學校平台的意義和實際需要。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