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系列 Playgroup錦囊
不少新一代家長均擁有卓越的學歷,了解到2歲前的幼童擁有非凡的學習能力,所以特別希望把握此最佳時機,盡自己所能啟發子女潛能。有求必有供,近十年坊間有不少Playgroup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有特色。到底孩子應否報讀Playgroup,以及如何作出選擇?家長不妨觀察孩子的發展和需要,並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詳細內容中大國學中心向全港幼稚園派送《禮樂好孩子》繪本 推廣中華禮儀教育
「粵港澳大灣區(香港)中華禮儀教育」項目──中華傳統文化禮樂幼兒繪本《禮樂好孩子》發佈會於2021年5月10日,假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5號演講廳舉行,活動以現場及國學中心Facebook專頁直播的方式進行,獲得香港教育局、嗇色園、香港道教聯合會、蓬瀛仙館、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幼稚園專業教育交流協會、荃灣及葵青區幼稚園校長會等機構團體,以及香港多所幼稚園的校監、校長和老師的熱心支持和參與。
詳細內容「兩會見聞歸來談」網上分享會
今年全國人大及政協會議順利舉行,會議上通過了不少重要議案,對國家及香港未來發展影響深遠。為了讓同工進一步了解兩會的內容,教聯會於3月底舉辦分享會,邀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均瑜會長,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校長主講,向同工匯報最新的國情消息。
詳細內容近4成半教師願意接種疫苗 教聯會促政府提供更多疫苗資訊
教聯會調查發現,近4成半教師願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最多受訪者選擇接種科興疫苗,逾五分之一人則未決定接種哪款疫苗。近9成教師關注疫苗副作用,考慮疫苗有效性的有逾7成半。同時,有6成教師指政府目前所提供有關疫苗的資訊不足夠。教聯會促請政府提供更多疫苗資訊,以釋除疑慮;並提供誘因鼓勵教職員接種疫苗,為師生早日恢復正常校園生活,創造有利條件。
詳細內容9成幼稚園收生下跌 學校面對財政壓力
本港出生率下跌,加上受疫情及移民增加的影響,不少幼稚園收生錄得明顯下跌。教聯會調查發現,9成幼稚園本學年面對學生流失的情況,申請報讀下學年幼兒班(K1)的人數亦錄得下跌;同時約6成學校指放棄學額的學生人數較去年增加。在這情況下,逾7成幼稚園表示面對財政困難,普遍需要裁減人手,影響幼教界的穩定性。
詳細內容第十七屆全港中學「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要在世界經濟上爭取佳績,市民必須擁有良好的英語溝通和表達能力,而中國在國際經濟、貿易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要掌握普通話、了解祖國國情,港人才可以把握自身的優勢,有效地與內地、國外合作和發展。由香港西區扶輪社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教育傳媒作為支持機構的「第十七屆全港中學『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活動,已經完滿結束,各大獎項亦名花有主。
詳細內容數學xSTEMx活動 獲大學邀請分享成果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一直十分鼓勵老師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包括電子教學、翻轉教室、STEM教育等,為老師提供專業培訓,同時亦會尋找不同的機會,與教育局或大專院校,進行有效的分享與交流。任教數學與體育科的賴永康老師,致力在專業路上精益求精,於2018年奪得優秀教師獎後,激發更多教學靈感,並獲得大學認可,邀請他與全港小學教師進行分享。
詳細內容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第9點 與高等及延續教育院校作有意義的接觸
香港賽馬會「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 for Youth @ JC 團 隊 根 據 香 港 的 情 況及學生需要撰寫了《香港生涯發展自評基準》(Hong Kong Benchmarks for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簡稱為 HKBM),由香港教育大學葉蔭榮博士擔任計劃總監,筆者學校是試行 HKBM 學校之一,HKBM 共有 10 項準則,今期繼續分享第 9 項準則。
詳細內容套入商界進取模式 「修身、正道」為首 培養未來社會棟樑
作為一個商人,亦是一位佛教徒,何德心居士曾於 2006 年獲頒授榮譽勳章,他一直熱心教育,為本地學校投放大量資源以提升教育質素,全因為他認同「教育為安邦治國之本」,教育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基礎。他亦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一套獨到的管理思維:「教育並非只是灌輸知識,更要借助歷史經驗給予學生借古鑒今的能力,把正確的價值觀植根到學生身上,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收得『修身』之效,繼而『齊家、治國』,最終達到『平天下』的理想社會面貌。而且,香港學界也需要具有起動性,因應社會變化提前做好調整,讓學生能跟上時代步伐,一直進步。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