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成績最大進步生的秘密

疫情下成績最大進步生的秘密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新學年開始,筆者與同事從初小至高小,找來十多位在上學年學期末總結性評估中,成績獲最大進步的學生進行面談,並與其家長進行電話訪問,嘗試分析學生在長時間停課的困難環境下,成績仍獲大幅進步的原因。綜合受訪者的內容,找出他們的共通點,發現了最大進步生的秘密,以下分享其中三點:

詳細內容
嶄新生命教育 應對世界變遷

嶄新生命教育 應對世界變遷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自去年以來,本港以至全球接二連三出現疫情、政治運動、經濟衰退和氣候變化等議題。在這個世界動盪的年代,各行各業必須臨危變陣,在長時間停課下,老師、學生、家長除了日以繼夜追趕停課期間的課程之餘,亦需共同思索未來教育的出路。透過掌握世界趨勢,與時並進,教育界採取了「新常態」學習模式:全面網課、半面授半網課、有社交距離的面授課等。

詳細內容
2021-22年度 升中日程解構

2021-22年度 升中日程解構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詳細內容
Facebook於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學挑戰賽 與Cobo Foundation、加油香港攜手激發中學生創造力

Facebook於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學挑戰賽 與Cobo Foundation、加油香港攜手激發中學生創造力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處於創新科技的年代,新一代虛擬實境(VR)成為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開啟無限機遇。Facebook於2020年10月9日宣佈與Cobo Foundation及加油香港攜手合作,於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學挑戰賽,旨在鼓勵中學生學習和利用VR來改善社會現況,激發創造力。

詳細內容
疫情中的學與教

疫情中的學與教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社會生態、世界狀況均產生了巨變。這些變化是好是壞,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在乎我們的心態。這是最壞的年代,也可能是最好的年代。

詳細內容
「讀唔讀 N班好?」 拆解幼兒班迷思

「讀唔讀 N班好?」 拆解幼兒班迷思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孩子踏入兩歲,「讀唔讀N班好?」便成為每位家長的頭痛問題。所謂「N班」,便是學前幼兒預備班(Pre-Nursery),坊間也以PN班及「兩歲班」相稱。根據教育局的規定,K1班的入學年齡為2歲8個月以上,而N班則為2歲。

詳細內容
把握自主電子學習要點  勿成為「電子奶嘴」

把握自主電子學習要點 勿成為「電子奶嘴」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少衝擊,當中對教育界的挑戰尤其巨大。數月之間,便從傳統學校聽講課堂,轉變成在家學習,促成電子學習風氣,更從大學一直伸延至幼稚園。而關於幼兒電子學習,向來備受爭議。事實上,現今電子產品普及化,幼兒電子學習確是一把雙面刃:使用得宜,學習效益自然是事半功倍;使用不當,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造成影響。面對如此挑戰,家長只要把握好電子學習的平衡點,就能讓孩子隨時隨地汲取大小知識。

詳細內容
不一樣的教育 網上電子教學

不一樣的教育 網上電子教學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從八十年代開始,科技 IT 已靜悄悄地紮根在我們生活中,連剛出世的小孩未學走路也懂得利用手機上網。過去十年,教育界積極追趕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推出 STEM 或 STEAM 項目。沒想到在 2019 年,一個措手不及的香港動盪事件及另一個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疫症,迫使全港學校向同學及家長派發科技發展的成績表—全面推行網上電子教學。

詳細內容
家校同心抗「逆」 一起走過的日子

家校同心抗「逆」 一起走過的日子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此中波浪起跌,當然有幸有不幸」,如果你是七十年代成長的人士,相信對這首流行曲感到耳熟能詳。曾聽過有些人把這類歌曲稱為「老歌」,對於「老歌」這個名稱,令我聯想到這些歌曲必定是來自數十年前,又或者是閱歷較豐富者才會有所共鳴。然而,沒料到,這大半年間,即使是小朋友,在生活和學習上均遭逢變幻莫測的遭遇。

詳細內容
追求卓越 奮發求進

追求卓越 奮發求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能升讀大學學士學位課程是每位中六學生的心願,也是各位家長和老師的心願。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