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新生入學適應錦囊

小一新生入學適應錦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升小攻略 專家分享

    孩子升讀小一!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學是孩子正式進入以學習為主的成長階段。升讀小一的學生所遭遇的適應困難大多與學校環境、學習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轉變有關。家長和學校如能及早為孩子進行適應訓練,有助孩子升讀小一的適應,能讓孩子更快、更樂地投入到小學的學習生活。

詳細內容
及早準備完善PORTFOLIO

及早準備完善PORTFOLIO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除了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的「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入讀心儀官立或津貼小學,不少家長傾向為孩子報讀直資及私立學校。然而由年初至今,疫情一直反覆不定, 不僅學生上課模式,就連學生考試甚至升學程序都打破常態。然而,受疫情影響,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都相繼宣佈將會取消首輪面試,改為遞交學生資料冊(Portfolio)作入學申請。究竟怎樣才是一份出色的 Portfolio 呢?

詳細內容
升小指南 正視孩子學習需要 別被網上排名誤導

升小指南 正視孩子學習需要 別被網上排名誤導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家長為孩子選擇,很多時候會參考網路上各間學校排名作為指標,希望為孩子挑選一間最好的學校。可是,現今資訊泛濫,面對形形色色的學校介紹,不知從何入手。與其相信這些不可靠、不可信的排行榜,不如認真觀察子女的性格和學習需要,為其挑選最合適的學校吧!

詳細內容
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第5點:學生參與及共同創造

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第5點:學生參與及共同創造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香港賽馬會「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 for Youth @ JC團隊根據香港的情況及學生需要撰寫了《香港生涯發展自評基準》(Hong Kong Benchmarks for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簡稱為HKBM),由香港教育大學葉蔭榮博士擔任計劃總監,筆者學校是試行HKBM學校之一,HKBM共有十項準則,今期繼續分享第五項準則。

詳細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 中華禮儀教育 推廣禮樂文明 建立優良禮儀價值

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 中華禮儀教育 推廣禮樂文明 建立優良禮儀價值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自2019年起,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 中華禮儀教育」活動,為學界提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支援。活動口碑載道、反應熱烈,中文大學國學中心鄧立光博士分享未來將如何進一步推廣「禮樂文明教育」。

詳細內容
教師的「時間管理」

教師的「時間管理」

教育傳媒

  時間管理對每一個人都攸關重要,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可是,筆者認為時間管理得是否妥善,卻受到一個重要的因素影響——就是「興趣」。因為「興趣」直接影響個人的工作態度,若然你熱愛你的工作,總會使人「樂此不疲」,享受其中。即使面對多大的困難,你都總有方法迎刃而解。

詳細內容
線上考試和監考的挑戰

線上考試和監考的挑戰

教育傳媒

  受疫情影響,很多學校都改用線上教學與評核。上期文章曾探討無需監考的開卷考試,今期會討論需要監考的線上考試的挑戰和建議。

詳細內容
以藝術融入正規課程 多元、趣味、 發掘潛能、建立自信

以藝術融入正規課程 多元、趣味、 發掘潛能、建立自信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到校直擊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藝術陶冶性情,對於樂善堂劉德學校來說並非口號,而是學校未來的大方向。歐耀輝校長表示,校內藝術教育向來發展得不錯,因為學校認同多元智能理論,銳意發掘學生各樣潛能。學校在新學年的重點項目,必數布偶劇場和愛麗絲劇場,把布偶和話劇元素融入中英文科之課程規劃內,令學生提升中英語的表達能力和學習語言的興趣、發展藝術潛能,更能於表演場上建立自信,一舉數得,大家都甚為期待。

詳細內容
在家學習之家長支援篇

在家學習之家長支援篇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學校在新學年先暫停面授課堂和校內活動,學生繼續留家抗疫,而照顧他們的責任和工作,重新回到家長身上,處理日常起居飲食之餘還可能要支援網上課堂。然而,家長可能本來就要外出工作或在家工作,停課帶來了更大負擔。究竟有沒有方法可以化解這個困難,甚至把停課期轉化成增進親子感情的時光?

詳細內容
扶助子女身心成長 做好升小準備

扶助子女身心成長 做好升小準備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K3 小孩從幼稚園升讀到小學,校園生活會出現巨大轉變,家長應了解孩子的特點要需要,做好準備,扶助子女迎接新形式校園生活,身心與學業同時成長。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