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學懂善用全方位學習津貼

新學年,學懂善用全方位學習津貼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全方位學習津貼」屬經常性津貼,資助學校及按位津貼學校應在相關學年以最有效的方法運用撥款,學校原則上不應保留津貼的餘款;然而,學校於實際運作上亦可按校本需要,保留合理的津貼餘款,並轉撥到其後年度使用,上限為該學年獲發的12個月的津貼款額。學校須根據已審核的周年帳目,把超過上限的餘款退還教育局。「全方位學習津貼」2020/21學年津貼金額,以24班的學校計算,小學可獲約76萬元,中學可獲約117萬元;學校應妥善運用上述津貼,為學生創造空間,令他們獲得更全面的培育。

詳細內容
「疫」流而上的機遇

「疫」流而上的機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新冠肺炎一周年,疫情下停課成為世界的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前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有兩成學生因為肺炎疫情而無法上學,不少地區要進行全面線上學習,為老師、學生帶來極大影響。

詳細內容
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第8點:與工作世界作有意義的接觸

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第8點:與工作世界作有意義的接觸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香港賽馬會「賽馬會鼓掌.創你 程 計 劃 」CLAP for Youth @ JC 團隊根據香港的情況及學生需要撰寫了《 香 港 生 涯 發 展 自 評 基 準 》(Hong Kong Benchmarks for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簡 稱 為 HKBM), 由香港教育大學葉蔭榮博士擔任計劃總監,筆者學校是試行 HKBM 學校之一,HKBM 共有十項準則,今期繼續分享第八項準則。

詳細內容
Anytime & Anywhere:運動無所不在

Anytime & Anywhere:運動無所不在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在疫情下,暫停面授課程對各科目均帶來影響。對體育科而言,暫停面授課程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課堂設計受到束縛,是否代表體育課已走上窮途末路?筆者深信體育課的發展步伐並未因此而卻步。反之,面對空間與模式的限制,體育正正蘊藏着蛻變的契機。「自主學習 (selfdirection)」是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一種終生和職業技能,以「自主學習」面對未來工作或學習需要。如何以體育為啟始,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希望藉此分享如何結合科技,一轉傳統模式,為體育注入「自主學習」原動力。

詳細內容
發揮閱讀的無限可能:疫症下的圖書館

發揮閱讀的無限可能:疫症下的圖書館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圖書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成長伙伴。學校每年都投放大量的資源來營造優質教育,為學生添置生活化及有趣味的中英文圖書,又推行不同的閱讀活動,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可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面授課堂轉為網課,平日熱熱鬧鬧 的圖書館也顯得額外冷冷清清。對圖書館主任而言,如何推廣閱讀變成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於是,我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向入手:一方面加速運用資訊科技,另一方面加強優化圖書館的閱讀環境和資源,拓闊孩子的閱讀空間。

詳細內容
改善校園室內空氣質素 為學生提供健康和舒適的學習環境

改善校園室內空氣質素 為學生提供健康和舒適的學習環境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隨著城市日益發展,空氣質素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保護學生健康成為迫在眉睫的事。由於污染問題日漸嚴重,課室環境亦受影響,惡劣空氣質素更會影響學生的舒適和健康,大大影響學習效能。尤其在疫情下,家長、教師更加期望學生能在健康和優質的環境下上學。

詳細內容
iTeach 即時互動電子學習平台 豐富學習歷程

iTeach 即時互動電子學習平台 豐富學習歷程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電子學習管理系統(LMS)近來成為學界熱門討論的教學新趨勢。今期《教育專業》邀請到其中一位用家作分享,看看學校如何發掘最適合的電子學習平台資源,為學生打開學習新方向。

詳細內容
全方位探索大自然 愛上香港獨特的生態環境

全方位探索大自然 愛上香港獨特的生態環境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香港有多少個濕地、紅樹林?又有多少不同物種?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花上好些時間做資料搜尋。事實上,坊間早有機構,在這方面考察超過20年歷史,兼且將已有的資料歸類整理妥當,只要師生有需要,便會提供支援,說的就是「野外動向HK Discovery」。

詳細內容
專家教路——停課期間, 如何善用全方位 學習津貼?

專家教路——停課期間, 如何善用全方位 學習津貼?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總課程發展主任(全方位學習)許承恩博士指全方位學習津貼的目標,期望能鞏固及延伸學生在課堂吸取的知識和經驗。許博士說:「只要津貼用得其所,政府絕對支持學校多辦不同種類的活動,期望學校能盡量讓每個學生皆能受惠,同時貫穿不同的學習範疇,全面提升活動效能。」

詳細內容
老師分享:善用姊妹學校計劃 推動兩地交流

老師分享:善用姊妹學校計劃 推動兩地交流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疫情持續,不少實地交流活動取消,姊妹學校計劃津貼出現盈餘。本會根據教育局通告,給予學校一些切實運用相關津貼的建議。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