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書教學出發  再結合中文與常識 跨科深度閱讀  反思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滬江小學
由圖書教學出發  再結合中文與常識 跨科深度閱讀  反思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跨科學習雖然並非嶄新的教育方式,但要做到有深度,連小學生亦能反思人生,當中必然要花些功夫。滬江小學的林淑操老師,其課程主任的身分正好擔當統籌跨科學習的角色,並利用由淺入深的方式,由圖書教學出發,再配以活動及精準的閱讀策略,利用「啟發、深度、延伸」的理念,再發展到電子書互動教學及Stem活動,環環緊扣從閱讀引發的蝴蝶效應,由此展開。

詳細內容
疫情下的學界新常態

青年會書院
疫情下的學界新常態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顯示,全球至今已有近16億兒童和青少年受疫情下的停課安排影響。本地學界由1月底開始開展停課不停學策略,以不同形式進行網上教學,相信同學在疫情下都習慣了在家學習。

詳細內容
能學,就有未來

能學,就有未來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社會發展實在超過了你我的想像,新知識的產生和發現急速湧現,科技發展更是一日千里;訊息數碼化後,為知識傳播提供了高速通道,無遠弗屆,不單衝擊著觀念,也衝擊著技術和方式,變化之快,目不暇给。今天的教育工作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回應,讓將要走向未來的孩童,能夠順利適應、參與及發展他們的未來。

詳細內容
非一般的開學 非一般的體驗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非一般的開學 非一般的體驗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疫情未過,學校卻於九月一日如期開學。面對「開學而不上學」的局面,對學生、教師及家長都是一大考驗。

詳細內容
善用數據及資源 發展優質教學 照顧不同學習需要

樂善堂楊仲明學校
善用數據及資源 發展優質教學 照顧不同學習需要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大數據年代,不僅大公司、大機構會分析數據,即使在教學上,只要懂得分析數據,同樣可以有助分析學生成績。「識得用其實好好用」,樂善堂楊仲明學校蕭子亮校長說,學校各科分析學生公開及校內評估成績,了解課程的實施及強弱項,從而調整教學策略。蕭校長上任四年來,學生整體成績顯著提升,最重要還是注重學習差異,為不同能力的同學提供個別教學輔助,加強學生學習動力,成績才能拾級而上。

詳細內容
另一英語學習盲點 —魔鬼字母【s】

另一英語學習盲點 —魔鬼字母【s】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上期提及怎樣的英語拼音方法才是恆之有用。今期會為讀者介紹怎樣攻破另一英語學習盲點—魔鬼字母【s】。為甚麼我稱它為魔鬼【s】呢?

詳細內容
小一新生入學適應錦囊

小一新生入學適應錦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升小攻略 專家分享

    孩子升讀小一!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學是孩子正式進入以學習為主的成長階段。升讀小一的學生所遭遇的適應困難大多與學校環境、學習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轉變有關。家長和學校如能及早為孩子進行適應訓練,有助孩子升讀小一的適應,能讓孩子更快、更樂地投入到小學的學習生活。

詳細內容
網上學習三部曲 開拓自主學習空間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
網上學習三部曲 開拓自主學習空間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疫情下的「網上學習」模式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是教育界的重大挑戰。然而,本校卻視之為機遇—「善用電子學習,啟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量」,教學以學生為本,持續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建構知識,促進自主學習。

詳細內容
最新選校條件:疫情應對能力

最新選校條件:疫情應對能力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疫情關係,今年的課堂安排變得不再一樣。而疫情仍然不明朗,且思考要應付往後可能又再出現的疫病或是突發事件,學校的處理能力和應變速度成為一項新指標。學生入讀後,不知何時再遇事故,學校的應變表現可有助應對所帶來的困難。

詳細內容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四)﹕ 進步從好方法開始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四)﹕ 進步從好方法開始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上回提及坊間的 【自然拼讀 / 拼音】【Phonics】方法,大多教導學生把每個字母的音逐一拼讀,如【c…a….t貓】,但筆者認為這種方法既吃力又不討好。為甚麼?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