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探索神秘古蜀文明
香港最近在故宮博物館舉辦了三星堆的特別展覽,吸引廣大民眾關注。這位於四川廣漢市的古蜀國文明三星堆是中國考古的重大發現之一,近年發掘和研究有進一步突破,像外星人一樣的青銅面具、宇宙樹和祭祀用品,讓人充滿好奇。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文物探知館和香港故宮博物館定期舉辦不少文物展覽,學校可以舉辦類似導賞活動,讓同學們在香港也可以大開眼界,發現中華文明寶藏。
詳細內容創新、溫暖、永續 共同點亮社會發展明燈
科技在推動社會、經濟、人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貫穿整個人類發展史。香港教育大學(教大)致力推動教育、社會的多元化研究和發展,以改善學校、家庭、社區的福祉為核心,提出嶄新理念和方案。為擴闊社創的影響力,教大於 2021 年獲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資助,成立「創新科技社會福利基金」,支援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各種社會問題制定可行和可持續的創新方案。由教大舉辦的創新科技社會福利基金項目計劃閉幕典禮於 9 月 27 日完滿結束。過去兩年,率先參與計劃的 4 隊項目團隊善用科技解決民生問題,以創新科技貢獻社會發展。
詳細內容無障礙享受團體運動 坐地輕排球及多功能運動裝備
不少人喜歡參與足球、籃球這一類團體運動,享受在球場上與隊員共同合作競技的趣味,惟長者和肢體殘疾人士受限於身體機能關係,不但可參與的運動項目相對有限,對無障礙運動設施的要求亦較高。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梁家文博士設計了一種新型運動——坐地輕排球,使 這些人能夠安全地參與團體活動。為了提升運動效果和安全性,梁博士更聯同本地服裝設計師專門設計一款多功能運動裝備,與坐地輕排球搭配使用。坐地輕排球及其多功能運動裝備項目在國際上也受到了肯定,榮獲「2023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獎」及「2023 年加拿大國際發明創新大賽金獎及特別獎」。
詳細內容活用多媒體教學 製作中文廣播劇 傳遞孝親價值
傳統的中文科課堂,學生一般感到較為沉悶。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吳善揮老師和文德榮老師在舊有的紙筆評估以外另闢蹊徑,大膽嘗試透過廣播劇對中一學生進行孝親教育,帶領學生共同製作了三個廣播劇,並採用漫畫、歌曲、微電影等方式,善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吳善揮老師和文德榮老師破格創新,將學科知識、品德教育與資訊科技作有機結合,成功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品德學習體驗,因此榮獲 2022 年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研究組獎項。
詳細內容結合科技與教育 發展創新教育模式
《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於中小學推動 STEAM 教育,加強發掘和培育本地STEAM 精英,惟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傳統文化的價值。為了推廣人文科學和科學科,夫子會特別主辦了「科技與華服融合」活動,希望通過科技力量,讓更多人認識和欣賞華服的美,並將之融入日常生活,帶領我們進一步了解科技與華服的美妙融合。比賽鼓勵學生利用科技形式,如微電影來演繹文言經典篇章,並透過華服來傳遞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也能夠讓他們更好地體驗和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
詳細內容讓學生躍動騰飛
育人之根基在於對學生的愛與責任,面對不同特質及背景的孩子,學校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正如初生雛鳥,不懂該如何飛翔、不知該飛方向、甚至缺乏展翅上騰的勇氣。因此,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旨在幫助學生增廣見聞、多元發展,在此過程之中建立自信、探索個人興趣及長處,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
詳細內容理財教育從小做起 建立正確金錢觀念
財務管理是重要的生活課題,當中涵蓋了投資、財務計劃、金錢管理等不同範疇。因此「理財教育」能夠培養孩子基礎價值和技能教育,特別時下青少年缺乏理財知識,容易出現追求名牌、濫用信用卡的情況,影響一生。家長應把握孩子建立理財觀念的黃金期,從小教導他們建構正確、審慎的理財態度。現時,不少學校亦會結合理財教育與生涯規劃,培養孩子掌握理財技能。家長除了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外,亦可以從生活着手,透過家庭教育及親子溝通過程,帶領孩子逐步認識理財和金錢觀。
詳細內容夜市與教育
現代的教育主張「從做中學習」,讓學生有不同的體驗,從中領略不同的學習技能,為日後的學習及發展打下優良的基石。不同的學校也會舉辦不同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包括創科類型、運動類型及學術及文化類型等等。透過這些活動能有效提升學生於不同範疇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更有效。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