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全方位學習基金 幫助學生豐富學習經歷——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分享(18期)
許敏詩校長表示,全方位學習強調要讓學生在真切情境和實際環境中學習。這些切身體驗能夠令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一些課堂以外,才可達到的學習目標,讓同學們從實際體驗中學習,幫助學生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
詳細內容掌握生活技巧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18期)
時移世易,即使生活水平不一樣的高小學生,大部分在家中都不需要特別處理家務,導致很多高小學生缺乏基本自理能力。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特別設立「生活技巧訓練」,從而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僅減低依賴,繼而從中建立自信,正確善用餘暇習慣,亦間接重燃學習熱情。
詳細內容「3Es情+社同行計劃」 以遊戲為本 支援幼兒 社交情緒教育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近年的幼兒教育亦對幼兒情緒有所關注,市面上有不少與幼兒情緒相關的繪本,可供教師及家長使用,然而尚欠缺一套完整的指標或系統。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鍾杰華教授及林俊彬博士領導團隊展開「3Es 情+ 社同行計劃」,希望幫助老師教導學童認識和管理自身的情緒,同時將數據收集,制定了「華人幼兒情緒社交能力量表(Chines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CICSEC)」,進一步完善計劃,為本港幼兒社交情緒教育提供針對性的方案。
詳細內容「講求事實數據的新一代」理財教育網上平台 審視網上資訊 推廣個人理財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在電子商貿發展千里的現今社會,購物成了指尖間剎那的決定,可是在這種無處不在的消費誘惑下,香港社會似乎未能向青少年提供適切的引導。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姚偉梅教授認為:「理財沒有所謂的特定路徑。即使是成年人,他們對於一些基本理財板塊也不太了解。」「講求事實數據的新一代」理財教育網上平台為學界示範了可以如何有效地推行網上理財教學,並獲得各界肯定。平台獲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頒發「理財教育獎 2021」及「理財教育獎 2021—質量」大獎,以表揚教大在推動理財教育的成效。
詳細內容「以大數據促進學習」 積極善用大數據
商界和資訊科技界應用大數據來營利和創新,學術界同樣可以藉著快速收集、分析及研究巨量而複雜的資料,提升教與學,於大數據時代獲益。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趙明明教授及其團隊自 2016 年推行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計劃——「以大數據促進學習」,希望以大數據研究幫助香港的教育界。
詳細內容「共享 共創 共融」電子學習平台 支援融合特殊學習需要學童
電子學習在現今已經是新常態,老師透過不同的網上平台向學生教授知識,課堂不再局限於實體課堂上。特殊學校由於編制上較為不同,在電子學習平台上難以發展,無意間造成主流學校和特殊學校學生之間的數碼鴻溝。為了以科技支援特殊學校,並為不同能力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和他的團隊聯同融合教育電子學習協會,合作開發首個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而設的電子學習平台,讓學生按自己的步伐,隨時隨地學習。
詳細內容疫情下有危亦有機 電子教科書發展迅速(18期)
香港電子教科書協會自 2012 年起,一直與教育局攜手並肩推動電子教科書發展,該會的會員出版了不同科目的電子教科書課本,讓老師能夠透過電子教科書進行授課。
詳細內容姊妹學校交流平台 專業貼心一條龍服務(18期)
新常態下的日常,需要有效使用科技來補足。有見及此,NSS 公司研發出「姊妹學校交流平台」系統,有效為學校提供高科技創新服務,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科技便利拉近兩地學生的交流活動。
詳細內容疫情下爆發的自主學習動力
學校在疫情長期影響下未能回復正常上課,不論是網課或半天面授課,學生的課堂時間縮短了,學習進度似乎一定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卻並非必然。停課後,我留意到有部份學生成績不但沒有退步,反而突飛猛進。在好奇心驅使下,我約了幾位成績躍進的中三學生面談了解,結果令我十分驚喜!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