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關懷 成德立己 關顧幼教需要 培育本地賢才

樂善關懷 成德立己 關顧幼教需要 培育本地賢才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九龍樂善堂(下稱:樂善堂)成立於1880 年,至今已有141 年的歷史,一直以「救災紓困,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培幼」為宗旨,自1929 年九龍城區成立第一所女義學,由最初的贈醫施藥逐漸增至興辦教育。數十年來籌辦多間幼稚園、中小學,造福莘莘學子,打下百年樹人的基礎,為香港教育發展作出貢獻。時至今日,樂善堂轄屬教育單位遍及香港、九龍及新界不同地區,秉承「興學育才」宗旨,強調以「學生為本」,提供優質及多元化之教育服務,並以「仁愛勤誠」為校訓,培育社會棟樑,貢獻社會。

詳細內容
掌握時態必讀(二) (49期)

掌握時態必讀(二) (49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資訊

上回談及英語時態Tense 雖繁複難學,但絕不能隨便學,必要找出學習盲點,才能輕易掌握箇中真諦。

詳細內容
分數真的那麼重要? 不一樣的教育!

分數真的那麼重要? 不一樣的教育!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有人認為生命中出現的問題能幫助自己成長;有人期盼最好不要遇見難以解決的問題……但生命彷彿就是愛跟你開玩笑,不想遇見難題的偏偏遇到難題,這次的問題未能面對處理,下次仍會以不同的情形呈現同一本質的問題給你。

詳細內容
以情景教學法進行環境教育

以情景教學法進行環境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校長專訪 教育資訊

情景教學能達到高效能的學習,老師和家長也可在日常中實踐,而情景教育的元素有四項,包括知識、情景的設計、學習真實化和學生的主動參與。

詳細內容
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六): 音樂與本體覺(49期)

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六): 音樂與本體覺(49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筆者最近開始學習蛙式,發現浮在水中的時候,身體經常會傾側向一邊,導致左右搖擺。原來自己的肩膀較緊,所以兩隻手伸直的時候較僵硬,身體浮在水中的重心也不穩。

詳細內容
計劃北部都會區 應考慮教育定位 ——專訪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伍德基

計劃北部都會區 應考慮教育定位 ——專訪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伍德基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伍德基主席認為是次《施政報告》中,北部都會區成為全城焦點。政府回應北部創新科技需要,深港兩地互聯互通,定下創新科技的定位,落實大灣區理念。他說︰「北部都會區跟內地融合為一體,指日可待。政府可以再進一步考慮教育定位問題。」

詳細內容
響應大灣區融合 讓高中生了解內地民生 ——專訪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

響應大灣區融合 讓高中生了解內地民生 ——專訪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今年初《財政預算案》已提及,現屆政府對教育的資源投放已達 1,007 億,加上政府投放不少資源於防疫上,意味着教育資源難以有上調空間。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陳狄安主席按這個方向猜想,在《施政報告》未出台前,已預計政府在中、小學基礎教育方面不會有太大的改動。他特別留意到政府於《施政報告》中指出希望大專生融合大灣區發展,他指直資議會樂意提前於高中舉辦具深度交流活動,以響應政府大方向。

詳細內容
補習迷思 慎選補習班 助子女精益求精

補習迷思 慎選補習班 助子女精益求精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亞洲補習風氣非常盛行,香港的補習行業更是各適其適。家長都抱持着「贏在起跑線」的心態,將孩子送到形形式式的補習班或聘請私人補習老師;為了入讀心儀的大學學科,部分中學學生亦會自行報名補習。近年更發展至未入學先補習,誓要孩子比別人「早着先機」。

詳細內容
掌握【Tense 時態】必讀(一)(48期)

掌握【Tense 時態】必讀(一)(48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早前一位剛升讀中四的學生問筆者,為什麼英語DSE 公開考試沒有像之前校內考試般一樣考核Tense(時態)?她慨嘆儘管以往花了很多努力學習英語,Tense這部分從未合格。聽完這番話後,心裡有點酸。說實話,在過去30 載教學生涯中,筆者很少見同學能在寫作或說話中完全準確地掌握運用Tense。

詳細內容
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五): 音樂與聽覺(48期)

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五): 音樂與聽覺(48期)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前幾篇文章介紹音樂與我們的五感發展,這一期終於來到了最重要的聽覺。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