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創科人才 發展數字社會
財政司司長於2024-25 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了增撥資源給一項名為「奇趣 IT 識多啲計劃」的措施,目標在於加強小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應用。這個計劃的目的是為了融入知識型經濟和發展數字社會,讓學生在資訊科技方面有更多的認識和興趣。具體而言,政府建議增撥一億三千四百萬元,在未來兩個學年向每所公帑資助的小學提供最多三十萬元的資助。
詳細內容提升人才環保意識 推動綠色減碳工程
政府早在 2021 年發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為四大減碳策略,帶領香港於 2050 年前邁向碳中和,期望在 2035 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 年的水平減半。財政司司長在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及「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下,政府於今年一月推出「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配合智慧及綠色物流的新發展。在政策和策略相繼出爐的同時,為新一代海事新血加強環保意識,將是長遠推動綠色減碳工程的重要推動力。
詳細內容把握綠色機遇 培育汽車人才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政府積極建設綠色城市,推展不同新能源交通工具的試驗,鼓勵更廣泛使用電動車。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自開校以來三十六個寒暑,致力興辦汽車科技課程。學校與時俱進,憑藉汽車業界鼎力支援,每每跨越日新月異的挑戰。其中最大的突破,莫過於 2020 年榮獲「資歷架構第三級認證」,成為全港唯一開辦「實踐汽車科技文憑」特色課程的中學,自此,更廣受業界團體、商會及坊眾的肯定。
詳細內容敦品勵學 弘毅致遠 堅定發展志向
黃佩芝校長服務潮州會館中學已達 16 年,去年升任校長一職。童年時的經歷以及教師對她的引導和啟蒙,令黃校長早已在心中埋下教育的種子,畢業後堅定地走上教育的路途,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歷經學校兩任校長的啟發和幫助,使黃校長更堅定、清晰自身的教育理念,抓緊每一次讓學生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好好裝備他們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貫徹全方位生涯規劃的理念。今期新校長對談,黃校長將分享如何糅合多年教育經驗,帶領教師團隊以誨人不倦的心陪伴學生成長,以及如何兼顧家庭和學校的不同需要。
詳細內容資歷架構走進校園 多元出路發展未來
資歷架構(QF)提供了一個系統性兼具質素保證的資歷框架推動終身學習,同時配合本地人力資源發展,支持各樣的人才培育課程或項目,構建四通八達,多元發展的學習路徑。於學生而言,資歷架構支援多個範疇上的職業專才教育,並打通商校合作的橋樑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學習選擇,更與生涯規劃教育相輔相成,協助學生開拓未來的路向。
詳細內容南元朗官立小學 本地遊發現社區文化
認識香港,從身邊社區開始,大家有想過當外地朋友來,你會帶他們去哪裡?是中環的山頂看夜景?還是在九龍市中心吃喝玩樂?如果你是新界區的朋友們,不如帶他們在你居住的地方認識香港的文化。南元朗官立小學在今年 2 月舉辦「北區村落文化深度遊」,由吳丹校長和蔡副校領團,超過 40 名小三到小五年級的同學參加,學習新界的鄉村文化和習俗,了解本地和客家民俗的不同。同學們透過這次本地遊學發現香港新界文化,大家都能成為小小的在地嚮導。
詳細內容從航天夢出發 獨特國情教育
國家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航天事業如日中天,不僅體現了國家在相關領域的光榮成就,更是對世界航天科技發展的重要貢獻,不少人因此萌發航天夢。青衣商會小學文潔碧校長、鄧婉玲主任、盧綺茵主任、林詠嵐主任和倪玖易主任以此為契機,推出一系列科技課程與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對國家航天事業的興趣,從而深入了解國情,獲得 2023 年度優秀教師國情教育組獎項,堪稱實至名歸。
詳細內容打造大灣區 國際教育樞紐
2019 年 2 月 18 日,國家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方面作出全面規劃,標誌着大灣區發展邁向新里程。在國家的全面支持下,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添發展動能,為青少年開拓新的空間與機遇。習主席提倡「教育強國」的發展理念,持續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為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區域教育樞紐,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能夠服務國家發展需求。特區政府亦從不同方面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例如推動香港的大學到大灣區城市合作辦學、開辦港人子弟學校、兩地教師的教育專業交流,以及拓展姊妹學校計劃等,為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做好人才支撐。
詳細內容與時並進配合國家政策 建設大灣區教育藍圖
近年,政府推出並放寬多項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赴港工作。其中一項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通過「高才通」來港的人才往往高度關注子女的求學問題。然而,兩地的教育制度、政策、學校特色等方面存在不同差異,家長在考慮就學問題、報讀心儀學校時,難免遇到疑難需要解惑,如何針對性地提供支援是一個關鍵。另一方面,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藍圖中提及,促進兩地教育合作是重要方向。教育局從多方面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積極開展合作辦學、教師交流、學術研討等,與時並進配合國家政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學與教發展。
詳細內容發揮灣區教育優勢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2019 年 2 月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國家發展藍圖中的重要一環,由習主席親自指導謀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指明方向,使香港、澳門以及廣東 9個城市迎來重要發展契機、促進區域融合。教聯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進大灣區教育交流和協作,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主席黃錦良表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展綱要提到,開放港澳中小學及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因此,我們隨即邀請了深圳市教育局到教聯會舉辦一系列講座,讓年輕教師了解如何到大灣區發展教育事業。」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