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遊學 度身訂造的遊學體驗
寰宇遊學推出後,不少學校都查詢可否進行度身訂造內容設計,切合他們的需求,如自訂目的地、課題和深淺程度等。答案當然是可以!寰宇遊學提供網上平台,帶領同學認識全世界外,也提供交流、互動和手作體驗,每間學校可以度身設計特色的遊學之旅。特別是當面授課堂受疫情影響,設計靈活的學習方案方便老師和同學使用,便成為重中之重。
詳細內容經濟環保 Epson高速多功能打印機 人性化管理系統 應對學界需要
為應對學校日常需要,Epson特別為學界推出三款高速多功能打印機,包括兩款大型座地式設備:WorkForce Pro Enterprise系列A3商用高速多功能打印機、以及小型桌上設備WorkForce Pro WF-C5790─A4彩色多功能桌上打印機。Epson列印管理服務銷售經理唐淑冰(Crystal)指出,噴墨打印機能滿足列印大量文件的需求,打印出持久不褪色的文件及相片。兩者皆支援列印不同材質的紙張、卡片、貼紙等,功能十分全面。免加熱打印技術亦減少能源消耗,同時保障校務處職員及老師的健康。
詳細內容
光明學校
延續冬奧精神 透過體育科培育正向學生
隨着冬奧結束,學生除了能欣賞各國健兒的英姿,感受比賽的氣氛外,筆者認為學校亦可藉着這次國際賽事的契機,延續奧運精神,多方面提升學生人文素質。一如冬奧會的口號「一起向未來」,從小學開始,透過體育學習,培養更多積極正向的未來主人翁。筆者希望透過任教體育科時的發展經驗,與同工一起努力,發展本港體育。
詳細內容
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
通過中華文化活動 從知、情、行推動價值觀教育
教育局公布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以中華文化作為貫穿不同價值觀教育範疇的主幹,課程文件內提到:「中華文化是華夏民族的智慧結晶,是學生品德陶造的瑰寶。」各校可根據辦學團體的宗旨及理念、學校特色及學生特性等,透過課程及全方位活動規劃,在學生不同的成長及發展階段設定價值觀教育的學習目標,從「認知」、「情感」和「實踐」層面,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道德和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理解,透過跨科組協作計劃及策略,鞏固學生十種首要價值觀及態度,培育學生擁有高尚品德的中華文化情操為目標。
詳細內容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圖書館活動 協助促進正向價值觀教育
2021學年初接連有學童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雖不能一一知道他們面對着怎樣的問題,但仍能理解他們當時活得並不歡樂、感到沒希望,以致無法處理眼前的困境。價值觀教育是全人教育的一大要素,在學生成長階段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他們能夠作出客觀分析、合理判斷,將能勝過種種挑戰。學校圖書館在價值觀教育層面,可以怎樣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資源和協助呢?
詳細內容建構優良幼兒教育系統 改變基層兒童未來發展 長遠減低社會問題
早前,本港發生幼兒院舍職員涉嫌虐待幼兒事件,牽涉受害兒童至少約30人。為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免受傷害,政府需設強制虐兒通報機制,由教職員、醫護等專業人士及早注意並通報相關情況。除了行政、立法需加強配合盡快通過法例,並敦促社會福利署加強監管嬰幼兒院舍,保障兒童安全外,是次事件亦成為教育局照顧弱勢兒童的契機。透過提高香港教育質素,構建優質幼兒教育系統,給予幼兒適切的關愛,改變貧困孩子的未來發展,從而減低社會問題。
詳細內容貝智人工智能結合科技與人性 為SEN學生提供嶄新遙距學習模式
近年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 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截至2020/2021學年,接近60,000名SEN學生在主流公立學校就讀,本港開始面臨特殊教育相關資源及人手不足的困境。有見及此,現時於香港教育大學就讀教育博士、貝智教育中心旗下貝智人工智能(Bridge A.I.)首席執行官黃俊文創立了「貝智人工智能」系統,期望透過運用人工智能(AI)及物聯網技術(IoT),為SEN孩子提供更多適切的支援。
詳細內容
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
專訪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盧震河校長 越過風浪 全新蛻變
一位新校長在學校最艱難的時期到任,面對老師士氣低落,外界對學校失去信心,要重整旗鼓,面對內憂外患,是一個大挑戰。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盧震河校長在短短一年半內,充當橋樑連繫眾人,成功建立老師和家長的信心,實踐多項創意基建,善用老師專業才能,幫助學校返回正軌,重建良好口碑,持續向上發展。今期「新校長對談」邀請盧校長現身說法,細說他與學校一起越過風浪,讓學校作出蛻變,分享寶貴經驗。──Iris
詳細內容「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撥款計劃—國旗下的承諾 確認教學目標 設計「貼地」教材
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以及媒體和資訊素養教育均是教育界十分重視的教育項目:前者的學習元素包括國家觀念、國民身份認同、一國兩制、法治觀念、權利與義務、責任感、承擔精神、尊重他人及自律等概念,除國家安全外,相關內容亦有助學生學習國情,加強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最新發展,深化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識;後者則是發揮學生學習潛能的有效工具。隨着科技的發展,以及透過在各學習領域創新教學法中應用科技,如何培育學生的資訊素養,讓他們能夠辨識對資訊的需要,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成為重中之重。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