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五大專業服務 打造校服新態度

以人為本 五大專業服務 打造校服新態度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服款式及服務在過去一直維持現狀,甚至被標籤上「千篇一律」的形象,學生校服亦逐漸變得規範化。優質的校服能夠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並引以為榮。有見及此,Uniform Power決心重新定義校服,以人為本,不斷尋求突破,為校服帶來革命性的新轉變,並致力提供貼心校服服務,從門市服務、手機應用程式、校服布料、到校服務,以及免費校服設計,五個方面全面貼合學校、家長及學生的需要,以嶄新和開創性的優質服務打造校服新態度。

詳細內容
KUMON35 同行同學 燃點小孩心 成就國際人

KUMON35 同行同學 燃點小孩心 成就國際人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孩子們擁有遠大的未來,同時寄託着社會美好的希望。來自日本的公文式學習法提倡「自學自習」,協助孩子開發潛能,裝備實現夢想的能力。公文香港至今成立 35 周年,堅守以孩子為中心,按照每位學生的能力,因材施教,讓他們在不受年齡和學年限制下恰到好處地學習。儘管香港學制多年來經歷不少轉變,但公文式學習法不受制度所限,全面訓練學生的基礎能力、邏輯思維及自律性等普世認可的共通技能。近年,公文式亦與時並進,積極發展電子化學習,發揮專業優勢,結合系統化的教材和學習方式,為學生帶來嶄新的學習體驗。

詳細內容
STEAM 教育 激發學習潛能 成就 21 世紀科創人才

STEAM 教育 激發學習潛能 成就 21 世紀科創人才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近年,政府投放大量資源推動 STEM 教育的發展,培養中小學生資訊素養,以建構創科人才庫,增加本地人才供應。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綜合知識和解難能力等 21 世紀共通能力,影響着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日後的競爭能力。因此,學校皆積極加強STEM教育的相關發展,於校本課程、專題研習、課外活動等範疇滲透 STEM 教育元素,並通過跨學科教學,整合各項與 STEM 相關的知識及技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達至學以致用,及早為未來挑戰作好準備。

詳細內容
職涯,識捱?

職涯,識捱?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DSE 考試過後,中六的同學便要各奔前程,作為校長當然希望他們找到理想的發展。所謂理想發展,必然需要耗費很大的努力及腦力方可找到的。在現今複雜多變的職場生態,如果青年人追求的是舒服及穩定,恐怕很難得償所願。換言之,在職涯中「捱」是必須的,但如果能夠將努力明智地投放在合適的領域,將來的成就將不同凡響。這就是「識捱」的力量!

詳細內容
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社會瞬息萬變,十多年前,有誰想到網上購物、電子支付,隨着供應鏈及速遞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世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單重視學生現在的學習,更需放眼將來,着力培育未來人才。學校推行STEM 教育,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學習科學及科技知識、技能及態度,希望同學能透過動腦筋、動手做,及早掌握如何應用科技,使他們能夠在社會中快人一步,獲取更多知識、技能。

詳細內容
讓家長成為推動學校閱讀的一分子

讓家長成為推動學校閱讀的一分子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當提起在學校推廣閱讀,除了透過學校老師舉辦不同的閱讀推廣活動外,大家可有想到,家長也可以成為在學校推動閱讀的其中一位重要分子!學校透過不同模式的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培養親子閱讀習慣外,也可以帶動家長成為學校推動閱讀的一分子。

詳細內容
資訊科技與國家安全教育

資訊科技與國家安全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局自 1998/99 學年起,推行多個資訊科技策略和電子學習措施,配合培育學生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的教育改革目標。一直以來,業界在電子學習資源的質與量方面均投放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以促進不同科目/學習領域乃至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

詳細內容
校本 STEM 專題研習 發掘學生興趣潛能

校本 STEM 專題研習 發掘學生興趣潛能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界近年積極推動 STEM 教育,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以「喜愛學習多探索 ‧ 動手參與常製作 ‧ 智趣經歷齊開創」為題,開展校本 STEM 教育計劃,並成立 STEM核心小組,推動全校共同參與。為配合課程發展及照顧學生的能力需要,學校適時調節課程及推動不同科組,設計一系列 STEM 學習活動,包括進行 STEM 專題研習活動、推展家校合作延展模式等。學校憑藉與時並進的優秀課程管理,成為2022 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的小組得獎者。

詳細內容
STEM 糅合自主學習 認識太空科技 培養高階思維

STEM 糅合自主學習 認識太空科技 培養高階思維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界近年積極推動 STEM 教育,甚至進一步將「藝術」(Art) 融入「STEM」中,鼓勵學生互相討論及探索各學科知識,達至活學活用,通過在課堂上「動手做」、專題研習等互動性高的學習活動,教授學生更深入理解不同知識和概念。鳳溪創新小學常識科何禮全老師配合學校課程發展,結合自主學習和 STEM 教育,以「太空科技」為教學主題,強化學生思維發展,教導他們運用自主學習模式,理解太空科技背後的發展意義,藉此培養高階思維能力。何老師亦憑着其出色創新的教學方案,成為 2022 年度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組的得獎者。

詳細內容
虛擬就業體驗助建生涯規劃教育 設計真實個案片段 快速認知職場需要

虛擬就業體驗助建生涯規劃教育 設計真實個案片段 快速認知職場需要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界越發重視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生涯規劃亦被視為持續和終身的過程,同時是全人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不但可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訂立目標及反思和修訂的能力,更能了解到各升學就業及銜接培訓的途徑、職業操守及職場資訊。為帶動生涯規劃教育,為香港年青人帶來更真實的職場體驗,馮錦婷、殷錫輝及胡以就憑藉嶄新的理念,成功獲香港教育大學「教育 + 與社會企業家基金計劃」(EASE Fund計劃)支持,創立「KeWeYa 可為也」,作為一站式在線職業平台,通過互動項目和在線職業資訊,讓學生早一步走進職場世界體驗,模擬職場生活,並為企業及社會打造未來人才庫。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