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跨學科教學 培育業界專才
現今社會渴求擁有多元能力的人才,學生若能同時具備廣泛的知識和技能,絕對會使人眼前一亮。公大人文社會科學院推行跨學科教學,讓學生接觸社會科學、人文丶語言與翻譯、創意藝術的知識,成為全才精英。
詳細內容擇優而錄 實現才能為本 雙軌課程規劃人生道路
大專教育愈趨普及,每年有接近五成適齡學生有機會接受學位教育。然而,畢業生的薪金卻出現下跌趨勢,反映畢業生與就業市場之間存在錯配現象。而現時正處於職業轉型時代,職業專才教育便顯得重要。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就應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倡議,旨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出路,幫助社會發展。
詳細內容本地職場轉型 職專教育培訓「知行合一」人才
在現今香港社會環境,普遍認定只有成功考取學士學位的學生,職涯才能穩定發展。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創新領導計劃」副總監曾永康博士,從事教學及師資培訓40多年,曾擔任師訓課程總監、課外活動主任協會主席、潮州會館中學校長等職位,亦是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專責小組成員,於教育界經驗豐富。他觀察到,現時本港大學教育已趨向普及化,但大學生所學知識卻脫離社會職場實際需要,畢業生未能學以致用,造成人才錯配。當中有什麼原因造成如此現象?曾永康博士詳細分析並分享他對職業專才教育的一番見解。
詳細內容結合課堂學習及在職培訓 培育年輕專才 向專業邁進
社會發展需要不同的專業技術支持。年輕人要在行業上立足,發揮所長,必須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及技能。職業訓練局(VTC)一直致力為行業培育專業實幹的人才,以推動香港持續發展。為協助年輕人發展專業,VTC於2014年推出 Earn and Learn職學計劃,助他們踏上青雲路。
詳細內容開創職業專才道路 完善配套助學生一展所長
政府一直強調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對推動香港社會及經濟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然而,學界在發展職專教育的道路上,仍面對不同層面的挑戰與困難。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博士深明未來社會對職業專才的需求,積極推動職專教育,期望為學生爭取更多大展所長的機會。
詳細內容教師視角: 如何於小學推動應用學習? 讓小朋友從小找到興趣所在
「應用學習」是高中課程的選修科目之一,課程的內容實踐與理論並重,以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或工業群為基礎,與寬廣的專業和職業領域緊密連繫,並因應香港及全球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需求而設計。應用學習課程涵蓋創意學習、媒體及傳意、商業管理及法律、服務、應用科學、工程及生產等6個學習範疇,另外亦提供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並配合職業專才教育及支援學生的多元出路,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志向選讀合適的應用學習課程。
詳細內容開拓環球視野 訓練商管精英
現今社會競爭激烈,要在市場中突圍而出,關鍵在於擁有敏銳的商業觸覺、國際視野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公大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商學院) 以「Fun and Career」為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非一般的商業管理學習,為社會培育商業管理全才。
詳細內容從停課期間電子教學安排 看校長的創新領導力: 常規功夫與非常規招式
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教師及家長的彷徨無需贅言。位於大埔的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在校長李小寶女士引領下「揚帆出海」,於停課第3周開始,實現所有科目、所有年級實時線上課堂。此壯舉令學校與700學童維持緊密的聯繫,提供高起點、持續優化的電子教學,而且令教師們體會到專業成長與成就感。當「不確定」成為學校的新常態,筆者借此文與業界探討,學校領導除了常規功夫之外,還可能需要裝備幾招新的非常規招式。
詳細內容停課、復課、跨境生的各種迷思 開課後,學校如何順利過渡?
2020年的「6月」,除了是父親節外,亦是學界十分重要的月份:中、小學終於可以復課了!經過近5個月(包括農曆新年假期)的停課,中、小學學生終於可以回到校園,一個他們熟悉的學習地方,大家的生活開始回復正軌,但另一方面,復課卻衍生多種狀況。
詳細內容捕捉未來教育趨勢 專設特殊教育中心 實時考察個案
公大的教育及語文學院多年來發揮靈活的特色,緊隨社會變化,開辦涵蓋幼兒教育、語文教育及語文研究等範疇的全日制課程。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張國華博士期望憑着著重應用的課程,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擴闊他們的眼界,為社會培育更多新世代教師及語文專才。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