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戲中 學習運算思維

從遊戲中 學習運算思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自2015年政府提出推行STEM教學,不少學校便積極於課程中加入相關元素,當中尤其在電腦及科技學科中,不少學校都加入運算思維訓練,教授學生編程元素。過往編程是專業技能,而且編碼亦不是常人能理解,但現今於中小學所教授的編程不單容易入手,更可讓學生於遊戲中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之餘,亦鼓勵同學發揮創意。

詳細內容
不怕跌撞 挽手跨過 支援前線教育工作者 走出教育困局集思會

不怕跌撞 挽手跨過 支援前線教育工作者 走出教育困局集思會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政策經歷多番變革,大中小學教師團隊疲於奔命,前線老師工作壓力愈來愈大。每年9月除了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亦是老師感到焦慮的時刻。循道衞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聯同9間中學,舉辦「尋回初心●重塑教育」集思會,除了有總幹事陳穗老師分享自己走出情緒病,投身生命教育的經歷,更邀請到台灣著名教師王政忠進行演講,講述如何藉生命教育及創新教育,在台灣掀起一場由下而上的教育改革。活動當日有約400名教育工作者出席,一同「集氣」,尋回教學熱情,為新學年的開始注入正能量。

詳細內容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二)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二)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資訊

上回說到背誦英語生字是吃力不討好的方法,而學習生字的最佳方法是尋找字的根源。

詳細內容
實踐全人教育,由幼兒教育做起﹗

實踐全人教育,由幼兒教育做起﹗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到校直擊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升幼稚園攻略

培元教育機構成立逾四十年,轄下設有三間幼稚園及幼兒園,分別是新翠培元幼稚園、牽晴間培元英文幼稚園和筲箕灣街坊福利會張錦添紀念幼稚園。三間學校均以生命教育及品德建立教育為藍本,配合蒙特梭利教學法,及透過課程設計與奧福音樂活動發展多元智能,從幼兒階段開展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均衡的發展,發揮幼兒潛能,為他們建造愉快學習環境。

詳細內容
主動出擊,成就更多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主動出擊,成就更多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論在成年人的職場上或是學生在求學階段也應擁有這心態,把握每個機會,積極裝備自己,面對不同的挑戰。

詳細內容
無所作為的閱讀教育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無所作為的閱讀教育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案分享

盧梭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着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學校圖書館,正好是進行「無所作為教育」,也就是最好的教育的上佳選擇。

詳細內容
開開心心考幼稚園

開開心心考幼稚園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升幼稚園攻略

每年九月,一眾媽咪為準備寶寶考幼稚園而煩惱,有把孩子悉心打扮如公主王子的,有把孩子訓練得如小大人般世故老練……卻忘了孩子真切的笑靨,活潑的表情和動作,才是最令人心醉。

詳細內容
幼稚園選校、面試、入學申請全攻略

幼稚園選校、面試、入學申請全攻略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升幼稚園攻略

幼稚園在本年9 月已開始陸續招生,來年有適齡子女可以入讀幼稚園的家長,要好好選擇幼稚園,本年10 月至11 月正是幼稚園招生的高峰期,面對種種申請手續、選校、面試等等,家長除了要處理大量資訊,更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和個性,為目標做好準備,讓孩子在愉快中學習,打穩根基。

詳細內容
尊重學生 贏取信任 理解實際需要 以學生為本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尊重學生 贏取信任 理解實際需要 以學生為本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一連兩期專訪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校長鄒秉恩,於第5期中鄒校長分享了他秉持有教無類,以大膽和創新的方法,成功替多間學校注入新思維,改善辦學質素。來到這一期,鄒秉恩跟我們分享他離開了聖公會基心小學後,如何帶着當教育前線的經驗,擔任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處理中小學、毅進和大專等的課程評審及設計工作,以另一角色服務學界。11年轉眼過去,他重新走到前線,到聖公會聖匠中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擔任校長,之後又重回當初的起步點,再次擔任小學校長,秉承致力服務學界不同崗位的初心。

詳細內容
設計學習框架 聚焦情意教育 讓知識融入生活 學習不再與己無關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設計學習框架 聚焦情意教育 讓知識融入生活 學習不再與己無關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人和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必須互相依賴才能生存。港人日常生活產生大量家居污水,包括清潔家居及梳洗時所產生的廢水。這些污水排出大海後不但影響海洋生物生長,更有機會令牠們中毒致死。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常識科老師羅其斌就常識科中水質污染的課題,特意與他的教學團隊進行深入反思,設計出「辨、便、變」學習框架,配合「情意教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一方面掌握科學過程技能,另一方面能更全面辨析家居污水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培養出保護海洋的價值觀和行為。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