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選校資訊真偽 正視孩子學習需要
望子成龍是很多家長的心中的願望,然而,為孩子選校的時候,網上資訊泛濫,面對分別不大的學校介紹,難免不知如何入手,不少家長因而自行搜尋更多心儀學校的相關評價,或是瀏覽網上討論區內的學校排行榜。事實上這些網站的學校排名榜,全部都由不知名人士訂定,他們憑什麼準則釐定學校排名榜呢?家長為什麼還要相信?!
詳細內容別讓網上排名榜誤導你 精明選校多面睇
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都會以學校在各網站上的排名(Banding)作為指標,並且傾向為子女選擇第一組別的學校。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梁俊傑校長認為,現今資訊泛濫,大家在互聯網搜集資料,網上充斥着各種選校的資訊,不少網站更為學校劃分組別,家長亦誤以為學校的名氣和排名就是選校的標準,應該矯正這種風氣。
詳細內容來到人工智能新時代 教育的角色是什麼?
迎接新的一年,當我們談到「人工智能」這熱門話題,我們期望探討什麼?2017年Google 的AlphaGo,以「深度學習」的技術,三戰三勝圍棋世界冠軍柯潔。這消息震撼了世界,證明機器可以模仿甚至超越人的智慧,特別是解決複雜的思考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一戰開啟了人工智能時代的新紀元。
詳細內容擺脫港式英語
不少學習英語的人,都是擁有龐大的字詞庫,卻忽略「搭配」(collocation)的重要性,不論是寫作,或是說話,他們的英語總是生硬乏味,給人外行的感覺,正正是我們常說的「Chinglish」。
詳細內容孩子在學業以外,還需要什麼?透過多元智能,讓孩子出類拔萃
年年考第一,名列前茅的學生是否一定出類拔萃?當我們投身社會工作,不難察覺從前考第一的學生,不一定是社會上最有成就的人士。有時反觀當年在課堂上搗蛋的原來是聰明一族,他們計仔多多,從前在眾人眼中的頑皮仔,卻是「智叻星」,他們在日後竟然成為了出色人物。
詳細內容由生活入手做準備 助子女輕鬆面試
面試是孩子初次與校方見面和互動的體驗,部份家長為了子女在叩門面試時有理想表現,事先督促子女背誦面試的「標準答案」,又要不斷綵排面試情景,直到滿意,儘管孩子做了許多準備工夫,然而背誦一些不明所以的答案,面試問題一旦超出背誦範圍,便不懂應對,反而影響面試表現,令孩子失了信心。
詳細內容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的要點 第1點:全面的生涯規劃政策怎樣做?
在英國,學校會按照Gatsby Benchmarks作為推行生涯規劃教育的藍本。Gatsby Benchmarks中共有8項準則:(一)全面的生涯規劃政策;(二)接收職業及勞動市場資訊;(三)按每位學生的需要提供支援;(四)職業與學校課程的銜接;(五)接觸僱主及僱員;(六)工作體驗;(七)與各大院校密切聯繫;(八)個人輔導。
詳細內容以紀律模式推動正向教育 齊來當個熱血男子漢!
香港的寄宿津貼學校不多,但家長對宿位的需求卻不少。根據學校多年收生的數目和統計所見,家長讓兒子入讀寄宿學校之原因繁多。很多家長的願望,是希望兒子能於學習階段戒驕戒縱,懂得溝通,成為一個有禮貌、心態積極、守法和自律的年青人。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