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選校策略 規劃選校日程

升中選校策略 規劃選校日程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雜誌

所謂「知己知彼」,每位家長為子女揀選合適的中學時,應對學校有充分認識,例如學校的辦學理念、傳統特色、收生準則、班級結構、未來發展等;另一方面,亦應考慮子女的能力、志向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此外,亦要深入了解選校遞表的申請流程,認識細則,恰當地安排日程,更可向子女就讀學校查詢意見,即使面對海量資訊,亦能遊刃有餘。

詳細內容
英語串字十誡

英語串字十誡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很多家長跟筆者反映英語串字很難,即使懂得拼音也會串錯字,今期跟大家分享下一些英語串字系統,希望這些小貼士可幫助各位減少串錯字的機會。

詳細內容
愉快學習=盡情玩樂? 從課程出發 讓學生喜愛學習

愉快學習=盡情玩樂? 從課程出發 讓學生喜愛學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每當我詢問家長選擇蒙養的原因,他們都不約而同表示,學校屬於Happy School,功課壓力不大,學生都喜歡上學。我聽罷當然感到欣喜,然而,愉快學習是否跟少功課及玩樂畫上等號?事實上,令蒙養學生愉快學習的鑰匙,在於KTMY(本校簡稱):

詳細內容
轉危為機──新時代學習模式

轉危為機──新時代學習模式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常說有「危」就有「機」,在接近三年的疫情下,體會得特別深刻,現時學校的學習模式及學習支援都已大大不同了。

詳細內容
選校疑難小百科

選校疑難小百科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在子女的學業路上,如何選校成為一大難題。既抱着讓子女入讀名校的心願,亦希望發揮他們的潛能,不僅需要在兩者中取得平衡,更要為子女作出最後選擇,其實壓力甚大,深怕「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為了急家長所急,教育傳媒於網上搜羅了部分常見的選校問題,為家長們提供寶貴的參考。

詳細內容
從遊戲中閱讀 提升學習動機

從遊戲中閱讀 提升學習動機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從小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及習慣,從書本中吸收各類知識,有助擴闊視野,奠定良好紮實的學習基礎,對孩子日後成長有莫大益處。若要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妨以活動及遊戲形式入手,透過揀選內容生動有趣的書籍,安排多元化的閱讀活動,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通過從遊戲中閱讀,由淺入深,讓學生從此不再抗拒書本,反之主動進入書本的世界,細味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詳細內容
情意教學融入課程 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情意教學融入課程 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踏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下稱公民科 ) 實施的第二年,隨着多項支援措施相繼落實,公民科的開展已經逐步進入了穩定期。「如何有效、有趣和有序地設計課堂內容」,將會是公民科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有見及此,本人在此嘗試分享個人教學經驗與心得,期盼拋磚引玉,激發教學靈感,促進學界交流。

詳細內容
體驗式學習 STEM教育應用與實踐

體驗式學習 STEM教育應用與實踐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我授課的時候,有不少學生會問:「為甚麼要學習這些課題?」、「這個概念有甚麼用處?」,我認為老師必須認真回應這些問題,方能為教學賦予意義,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意欲。事實上,教育界亦早已提倡情境教學,讓學生從實際場景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連繫現實世界與所學知識,透過協作和解難鍛鍊共通能力。

詳細內容
重視融合教育實踐 共建和諧多元社會

重視融合教育實踐 共建和諧多元社會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特殊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最關心的議題之一,教育局亦積極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及提升特殊教育質素的專業精神。其中融合教育在香港推行了25年,特區政府多年來在該範疇所投放的資源有增無減,投入的經常開支更增至每年約36億元;而特殊教育的經常開支亦從每年約25億元增加至35億元,可見教育局對特殊教育的重視,並持續檢視着發展需要。不過,除了增撥資源外,進行詳細規劃並有系統地支援融合教育亦同樣重要。

詳細內容
以人為本 教育學生肯定自我 創設三層支援 完善教學需要

以人為本 教育學生肯定自我 創設三層支援 完善教學需要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如何讓學生在小學的啟蒙階段得到適性發展,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教育工作,尤其面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更需面面俱到,既要關懷學生的身心發展,亦需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合一堂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許嘉茵老師具備超過十年的社工及學生輔導經驗,一直致力學習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專業知識,在校內亦提倡「以人為本」與「全人發展」的共融政策理念,針對融合教育創設三層支援計劃,於教學設置、社交小組和個人化支援上,全方位為孩子營造愉快和諧,富有關懷的學習環境。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