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互評 掌握學習重點 特色中文課糅合人文價值
中國語文教育向來重視應用和實踐,然而要深化語文素養卻絕非朝夕。黃建豪副校長認為,語文教學應摒棄昔日刻板沉重的軀殼,從一味側重背誦,革新為互動式教學,並糅合價值觀教育,令同學在語文學習中,同時建立善良與正義的思考。其得獎教案以「多重輸入教學法」讓同學透過閱讀理解、短片欣賞、小組討論與個人短講,刺激學習感官,建立全面讀、寫、 聽、 說 能 力。 此外,他特別強調自主學習,透過同學課前預習與「鷹架」建構,加深學生對課題的掌握。
詳細內容廢物有價 污水殘餘物變身環保物料
根據香港環境保護署統計,2020年於堆填區的棄置量為平均每日大約14,000 公噸,相當於超過 1,000 架雙層巴士的重量,對堆填區構成沉重的壓力。作為香港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該參與減廢。來自社會不同界別的人士和組織,正設法減少、重用及回收廢物並轉化成有用資源,以保護環境,從而延長堆填區的壽命。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曾耀輝博士與其團隊致力於解決環境設施中的處理過程殘餘物問題,研究如何將這些殘餘物進行回收利用,並轉化成可持續的資源,在紓緩廢物處理設施的負荷的同時,並減少天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
詳細內容運用大數據學習廣東話 緊貼社會文化變遷 學習在地化生活語言
研究指出香港非華語人士學習粵語的成功率偏低,當中非本地人士平均十人中就有九人因不同的學習困難而中途放棄,專家指出箇中原因與粵語口語和中文書面語差距大,聲調容易混淆和學習教材未趕得上時代用語,難以融入生活等有關。香港教育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系主任及副教授錢志安博士研究漢語和粵語多年,曾經整理出「二十世紀中期香港粵語語料庫」,探索粵語過去半個世紀的演變。2019 年,錢博士得到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和語文基金的資助,參與「香港非華語人士中文學與教材料開發計劃」,結合大數據科技,取用日常生活的粵語語料,開發「Learn Cantonese with Big Data」手機應用程式,以提升非華語人士學習日常粵語的興趣和成效。
詳細內容「教師夢 ‧ 飛翔計劃」 為準教師提供獎學金
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贊助,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的「教師夢 ‧ 飛翔計劃」回應教育需求,透過「準教師獎學金」,向具備優秀學業成績、對教育有抱負的基層學生,提供獎學金及不同學習機會,包括專業培訓、學術交流活動、職前支援及輔導等,鼓勵準教師於中學畢業後修讀教育課程,日後投身教師行列,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作育英才。除了向得獎者派發獎學金之外,大會亦提供其他不同的學習機會供得獎者參加,讓準教師持續獲取適切的學習及教學指導。
詳細內容疫情下有危亦有機 電子教科書發展迅速
香港電子教科書協會自 2012 年起,一直與教育局攜手並肩推動電子教科書發展,該會的會員出版了不同科目的電子教科書課本,讓老師能夠透過電子教科書進行授課。
詳細內容寰宇遊學 新加坡線上 文化深度遊
培基小學於暑假前為高年級同學們舉辦了一連三天的「新加坡文化線上遊」,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新加坡文化,這次活動由譚潔蓮副校長籌備,旅遊製作 Jerry 和新加坡旅遊達人 Rena一起安排三天線上遊學內容。
詳細內容全方位智能活動平台 多元化應用設計 開啟嶄新校園學習風氣
香港欣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Active Learning Solutions Limited,下簡稱 ALS)以一抹流麗紅色線條衝破綠色三角框架為商標,象徵突破固有框架,矢志讓師生走出傳統學習模式,感受嶄新教學體驗。公司行政總裁黃慶凱表示:廿多年來,一直與團隊以提供創新及領先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學生、教師、家長為宗旨,與時並進,積極回應未來教育發展需求。服務從電子教學軟硬件開發,一直伸延至不同教學活動方案,並集結過往與學校的合作經驗,奠下「善用科技大數據」、「推動學界活動方案」、「發展孩子潛能」、「建立和諧共融校園生活」、「助孩子全人發展」五大方針,冀望一直與學校同行,提供符合未來教學方針的技術支援,為香港教育再下一城。
詳細內容穩中求變展新象 兼收並蓄納四方
梅志文在今年到近 50 年歷史的裘錦秋中學(元朗)擔任新校長。梅志文校長如何能在一間擁有優良傳統文化的中學,又可善用過往他在不同類型學校任教累積的經驗,更結合個人在資訊科技範疇、STEM 教育上的專業知識,既能承傳學校的中國文化,又可推動與時並進的科技教育呢?特此到天水圍走訪梅志文校長,聽他現身說法談抱負和新展望。
詳細內容統整教師培訓 審視課程框架
香港長遠要推動 STEM 方面的發展,提供校內教師培訓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協助教師規劃及推行校本有關 STEM 的學習活動。我認同《施政報告》所推行的措施,在兩個學年內,安排教師參與 STEAM 的專業培訓。現時不少學校,尤其小學教師,他們都不是真正科學領域範疇出身,或是主修相關電腦、編程項目。現在政府提供培訓機會,給予這些老師提升自我,屆時配合統整的培訓機制,以及完善的框架,相信對推行 STEM 教育有莫大的幫助。
詳細內容知識融會貫通 掌握 STEAM 核心價值
政府近年正從不同方向加強創科發展,要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建設成國際創科中心,人才是當中最關鍵的要素,創科人才不足將嚴重制約本港創科發展。《施政報告》積極推動 STEAM教育,回應發展需求,張澤松博士認為當中需兼顧STEAM 的理論架構,以及學生的實際理解與應用,否則教學只會流於表面,觸不到知識的核心邏輯。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