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綜合工業及商業知識 成就未來行業骨幹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綜合工業及商業知識 成就未來行業骨幹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社會也隨着科技的發展變得更加便捷。隨着應用層面不斷擴大,各國的學者都不約而同提出「工業4.0」概念,提倡各種科技的融合,融合過程使物理、數位和生物等領域科技之間的界線難分。為了配合現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推展產品及工業工程(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與物流及企業工程(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教授學生基本工業與系統工程知識外,亦加強學生的市場意識,了解並掌握創新科技,助他們在四年大學生涯裏裝備自己,掌握將來業界發展的需要,成為能有效管理資源、創造優勢提升企業競爭力、滿足客戶期望及要求的專業人才。

詳細內容
音樂治療與感覺統合失調

音樂治療與感覺統合失調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筆者剛一連七期介紹以及探討音樂如何配合孩子的七感發展。今期,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感覺統合發展障礙的議題,以及音樂治療如何在黃金介入期發揮積極的輔助訓練作用。

詳細內容
一個道歉

一個道歉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記得我當年擔任教師的時候,身為班主任,每星期都會帶學生到禮堂參加周會。要所有學生都專心和安靜聽講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所有講員都是專業和經驗豐富的,但講座的題材和講員的風格不一定符合學生的口味,學生便會在那時候發揮真我個性。通常我的旁邊一定有一個尊貴學生位,以便安排一些喜歡高談闊論的學生貴賓坐在我身旁。

詳細內容
小一選校攻略

小一選校攻略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明年9月升讀小一的同學已經完成了自行分配學校的程序,此階段未成功的同學,將在明年1月中旬參加小學統一派位,究竟如何選擇?應該要怎樣填寫?

詳細內容
魔鬼【S】的續集篇

魔鬼【S】的續集篇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有一位成年的學員,曾向筆者分享,感覺很難掌握英語的【S】字,容易混淆,並且不清楚何時需要將【S】加在字的尾端。的確,英語喜歡反覆運用【S】字,但用途卻大不相同。在早期的文章,筆者曾跟大家分享過【S】在動詞及名詞尾端身分是180°對換的,因此運用時不可掉以輕心。

詳細內容
英語學習【貴精,不貴多】

英語學習【貴精,不貴多】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如果要綜合教育體系中的3個學習階段——小學、中學、大學的特性,筆者會用人生的成長過程作比喻:孕育撫養期、奮鬥期及養老期。每個階段的要求和特質各有色彩,亦應認真計劃。英語是一門很特別的科目,既是學科也是語言。有些人能琅琅上口,有些人無論如何努力,卻也發不出聲音。究竟兩者的學習有什麼不同?我認為分別在於學習模式。

詳細內容
掌握升中時間規劃 做好選校部署

掌握升中時間規劃 做好選校部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參加的學生必須為香港居民,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小學並從未獲派中一學位。

詳細內容
升中策略 親身視察了解校風

升中策略 親身視察了解校風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每間學校均擁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家長為子女選校時,不宜只以自己觀感出發,而必須站在子女角度,替他們尋找最合適發展成長的學校。比如:孩子擅長哪項學科,到底於音樂還是體育方面有天份,這些因素比起單純看重整體學科成績更為重要。

詳細內容
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七):音樂與前庭覺

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七):音樂與前庭覺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前庭覺掌管人的平衡以及在空間的感覺。用上回筆者學習游泳的例子:覺得自己在水中身體左右不平衡,身體總是側向左邊,導致身體在水中經常左右搖擺不定。除了靠本體覺知道自己肩膀施力不平均外,其實筆者靠的是內耳中兩個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重要的器官:「半規管」和「耳石」去偵測自己的水中的位置,去感知傾側得快要「翻轉」——這個有關空間的感知和記憶。其實,嬰兒在媽媽肚中時已經得到很好的前庭覺的刺激了。因爲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 移動和搖擺,會令寶寶在充滿羊水的環境中,也跟隨着這些動作而有搖擺。再多舉一個例子,你身邊會否經常「耳水不平衡」的朋友呢?他們非常容易暈眩,失去身體的平衡感,其實他們遇到的問題就是在耳內的前庭系統失調。

詳細內容
以修為教 以仁為育 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

以修為教 以仁為育 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以「明道立德」為校訓,標舉道化教育,踐行「以道為宗,以德為化,以修為教,以仁為育」。甚麼是以道為宗?那就是順應學習者的本性,針對其擁有的稟賦,因勢利導,合情合理地細心教化。至於以德為化,就是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我國傳統德行為圭臬,薰陶學者心性。以修為教則是教者必須自我檢點,在言語、行事等方面作為表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言行身教,冀收潛移默化的功效。最後是以仁為育,即本着「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志向,有教無類,務使學者修心養性,增進知識,拓開視野,最終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