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人口減少 凍結教師人手共渡時艱 完善小學中層人手架構 推動優質教育——專訪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經過小學業界多年爭取,今屆政府於 2017 年底成立了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其後專責小組於 2019 年初建議「理順公營小學校長和副校長薪酬及改善公營小學中層管理人手」。相關建議已獲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及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通過,惟受社會事件影響,立法會未能如常處理議案,現時尚欠財委會落實。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錦良主席指出,今次《施政報告》以大篇幅強調國安教育,惟目前小學欠缺中層人手,或影響推行的成效。他期望教育局盡快向下屆立法會提交議案,爭取議員支持通過撥款,確保明年 9 月新學年能夠落實。
詳細內容教育界回應2021年《施政報告》
2021 年《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加強學校、社會和公務員的《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公眾教育」,可見教育政策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必定聚焦於國家安全教育。另外,《施政報告》中亦提到「經濟新動力」的方案,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投資一千億元於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土地和基建設施、推動研發、投資科技、進行再工業化及支援大學科研,建立完整的創科生態圈。
詳細內容掌握【Tense 時態】必讀(一)(48期)
早前一位剛升讀中四的學生問筆者,為什麼英語DSE 公開考試沒有像之前校內考試般一樣考核Tense(時態)?她慨嘆儘管以往花了很多努力學習英語,Tense這部分從未合格。聽完這番話後,心裡有點酸。說實話,在過去30 載教學生涯中,筆者很少見同學能在寫作或說話中完全準確地掌握運用Tense。
詳細內容校本生物科技教育 培育二十一世紀科技人才
全球各地重視生物科技發展,中國視生物科技為國家重點產業,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為配合國家發展,香港交易所曾舉辦不少研討生物科技的國際會議,分享生物科技發展的經驗,探討如何建設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詳細內容補習迷思 慎選補習班 助子女精益求精
亞洲補習風氣非常盛行,香港的補習行業更是各適其適。家長都抱持着「贏在起跑線」的心態,將孩子送到形形式式的補習班或聘請私人補習老師;為了入讀心儀的大學學科,部分中學學生亦會自行報名補習。近年更發展至未入學先補習,誓要孩子比別人「早着先機」。
詳細內容拒做「裙腳」港孩!自理能力從小培養 謝絕離地公主、王子病
現今的香港社會物質豐富,然而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大部份孩子由一出生就備受呵護。孩子在全天候的照顧下,往往可以「十指不沾陽春水」。然而,隨着孩子逐漸成長,除了學術知識,自理能力尤為重要。
詳細內容不可不知的串字奧秘
感謝香港人的努力,疫情雖然未完全停止,新學年大致上仍可以順利展開,各莘莘學子又可回校上課。開了學,意味着默書、測驗、考試隨之而來。上星期遇到一位小一家長,她很苦惱地對筆者說兒子有些抗拒英文默寫,說串字很難,問如何是好?
詳細內容樹人首重德育 內省引發潛能
「萬世師表」孔子備受尊敬之處,不只因其學富五車,更因其對學習孜孜不倦、且雖曾被困於陳、蔡,卻能堅持「內省而不疚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的高尚品德,啟迪後世,由是觀之,學業重要,品德更為重中之重。本校致力以佛化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長養健康的心靈,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裏安身立命,達到境隨心轉的自在境界,並在此與同工分享。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