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施政報告》應用學習課程及電子學習
在政府發表的《施政報告2020》中,教育方面投放不少資源,其中包括加強德育教育、增加校董培訓、支援電子學習以及落實「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早前提出有關優化學校課程的建議,以下會就報告內容討論當中幾項措施。
詳細內容倡「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向下推 拓展大專生眼界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 回應《施政報告》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十分欣賞是次《施政報告》中,特首所提及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該計劃鼓勵在香港和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鄧飛說︰「其實幾年前我早已提倡過,年輕人可以到很多國家參與工作假期,包括荷蘭、瑞典等歐洲地區,然而選項當中並沒有內地。現在政府終於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而且名額2,000 個,不多不少,可以用類似種子選手的做法,讓這2,000 位參與的年輕人,成為好榜樣,吸引更多人跟隨。」政府首次打破「積極不干預」的「魔咒」,動用公帑為年青人補貼薪金每月1 萬和1.8 萬港元,為期最多18 個月。鄧飛指,這絕對是一個好開始,政府顯得更有承擔,因為培育人才始終是政府的責任。
詳細內容發展應用學位 實現人盡其才
2020 年《施政報告》提出「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事源於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專責小組年初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提倡發展三項重點:中學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應用學位(Applied Degrees) 及專業人員應用技能(Applied Skills for professionals)。教育局接納《檢討報告》的建議,正式邀請六所自資院校發展課程,當中包括明愛專上學院、珠海學院、恒生大學、公開大學、東華學院,以及職業訓練局屬下的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獲選院校可從「指定專業/ 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 下,選取一個有較強職業元素的現有學位課程,並修改其結構和內容,發展成為應用學位課程(Applied Degrees),最快於2022/23 學年推出。
詳細內容正視業界困難盡快商討 通識科改革細節
香港教育出版專業協會會長吳志華指《施政報告》中提到通識科課程的改動,欠缺清晰的內容細節及指引,對教科書出版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頗大的衝擊。吳志華會長分別以三點回應《施政報告》︰
詳細內容教育界回應 2020年《施政報告》 積極改革,持續創新 共同推動電子教學之路
在2020 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對教育的著墨不算少,並按照教育專責小組的建議,加強德育、公民和國民教育,配合相關師資培訓,並與專上院校合作,在專上教育層面推廣國安教育。 教育界處於教學新常態中,《施政報告》回應了電子教育的議題。今期《教育專業》與學界一同探討電子學習教育之餘,也請來不同持分者分享他們對於《施政報告》有關教育政策的理解,以及如何落實相關措施,獲取更多政府資源,令學界在未來更加有效地推動電子學習。
詳細內容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拆解幼兒課外活動迷思?
幼童興趣班成行成市,尤其疫情下再次停課,家長為免子女無所事事,有學生由原本一星期只上一天興趣班,變成一星期上五天。望子成龍,父母為培育子女,多報興趣班確實也無可厚非。然而如何才能真正長遠地培育子女興趣,發展他們潛能,而並非只讓他們淪為升學工具?
詳細內容學習詞彙必殺技
上期跟讀者分享了學習英語詞彙時,要注意兩種元素:功能與配搭。今期會繼續為大家介紹12種重要元素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文法。讀者可能會問:「單字也有文法?」就讓筆者告訴你:「是,每個單字不僅要有文法依據,甚至每個詞類都要需要十分講究。」若學習新詞彙時忽略背後的文法要求,當構造句子時,便很容易犯上文法錯誤。換句話說,若讀者說話及寫作時經常出現文法詬病,可能你要改變一下學習詞彙的方法或習慣了。
詳細內容
香港仔工業學校
寄宿生活樂趣多
香港仔工業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資助文法中學,為學生提供寬廣而均衡的課程,涵蓋中文、英文、數學、科學、科技、人文、藝術及體育。學校設有寄宿教育服務,為居住偏遠或有住宿需要的學生提供150個宿位。寄宿教育課程的目標是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課後學習及成長支援,讓他們能更專注於學習和個人成長發展。
詳細內容2020年《施政報告》有關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
《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已經發表。在教育方面,《施政報告》宣佈具體措施,以繼續落實政府的教育理念及改善香港教育質素和回應教師、校長和家長的訴求,本文為有關內容的便覽,以便參考。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