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稚園進行適切的電子教學
在疫情下,面對「停課不停學」的處境,不少幼稚園也加強推展電子教學。然而,電子產品的普及是雙面刃,幼稚園的課程如能做到「生態整合」,則能有效在學前階段灌輸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態度,亦能將電子教學的效能最大化。
詳細內容疫情下的圖書館管理法則
自1 月疫情爆發以來,很多學校圖書館已經實行閉館,原因十分簡單,架上的圖書每天都有不少學生觸摸,大家都會擔心變為傳播細菌的温床。早前研究亦證實,新冠狀病毒能存在書籍上多天,試問家長如何放心學生到圖書館選書呢?如學生把圖書帶回家,家長能接受嗎?
詳細內容小組共學 雙向交流 網上課堂黃金四部曲
上學年是一個是充滿挑戰、特別又難忘的一年。在剛過去的九月,新學年以網課形式開課,及後才陸續恢復面授課堂。這種前所未有學習模式,不但為家長及學生們帶來許多問號,即使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學團隊亦需要在這種「新常態」底下重新整理教學進程。
詳細內容教學新常態 各師各法
上期《教育專業》以「Back to School」為主題,我們邀請了中學、小學、幼稚園的校長接受訪問,講述疫情下的開課準備,我們希望能夠更深入地分享校內的實際操作情況,因此今期我們以「各『師』各法」為主題,邀請更多校長老師分享他們在新常態下教學的心得。
詳細內容嶄新生命教育 應對世界變遷
自去年以來,本港以至全球接二連三出現疫情、政治運動、經濟衰退和氣候變化等議題。在這個世界動盪的年代,各行各業必須臨危變陣,在長時間停課下,老師、學生、家長除了日以繼夜追趕停課期間的課程之餘,亦需共同思索未來教育的出路。透過掌握世界趨勢,與時並進,教育界採取了「新常態」學習模式:全面網課、半面授半網課、有社交距離的面授課等。
詳細內容
皇仁舊生會中學
冀望疫情不再 期待學校泳池重開
今年疫症横行肆虐,不只學校要提早放暑假及停止面授課堂,很多運動場館也暫時關閉,令市民減少了出外運動的機會,未能舒展身心。隨著疫情稍緩,學校漸漸恢復面授課堂,而政府也陸續重開各種康樂設施,放寬各場地的人數限制,大眾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再次能於石屎森林內伸展筋骨,做喜歡的運動,其中當然少不了游泳!不少人為了抓緊夏天的尾巴,到泳池或海灘曬曬太陽,暢泳嬉戲。
詳細內容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疫情下成績最大進步生的秘密
新學年開始,筆者與同事從初小至高小,找來十多位在上學年學期末總結性評估中,成績獲最大進步的學生進行面談,並與其家長進行電話訪問,嘗試分析學生在長時間停課的困難環境下,成績仍獲大幅進步的原因。綜合受訪者的內容,找出他們的共通點,發現了最大進步生的秘密,以下分享其中三點: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