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閱讀 三步培養家庭閱讀教育 切忌四大錯誤行為
常言道「開卷有益」,文字是不少人的一生摯友,建立良好閱讀習慣也能有效提升學習能力,培養品德思考。在幼兒牙牙學語時,不少家長已經在家築起圖書角,購買大大小小色彩繽紛、琳瑯滿目的繪本圖書。到孩提時代,家長們照樣費盡心力,夜夜相伴讀誦故事,希望有趣情節能讓子女明瞭書本世界的美麗。然而,建立家庭閱讀環境有不少技巧,各成長階段的閱讀需求亦有不同。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與東華三院何藍瓊纓幼稚園周思華校長,將與一眾家長分享家庭閱讀教育的技巧,並點出四大錯誤行為,從中為子女建立正面有效的閱讀習慣。
詳細內容一盒手工月餅
前幾天,我和兩姊妹舊生一起食飯。兩姊妹訴說她們的生活逸事,姐姐考取了不少專業資格,在醫院裏任職護士,未來會持續增值自己,幫助更多的病人;妹妹剛修畢藍帶廚藝學校的甜點和巧克力課程,從上海返港,目標是開創屬於自己的甜品事業,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品嚐到她做的甜品。她特意製作一盒流心奶皇月餅給我,希望我給予評價。
詳細內容不需要天賦 但要有方法!
每天上班乘搭地鐵的時候,都看到很多家長和子女在短短的路程內不停背誦英文單字,想必這個情況大家也很常看到吧?要學好英文,必須要將英文融入生活當中,故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設計有趣的校本課程Star Program,利用輕鬆又有趣的方法增進英文能力,讓學生跳脫學校課本的框架,學習更地道的英文。那麼究竟什麼是STAR Program呢?
詳細內容覺知
早前參與一個名為「生存、生活、死活」的系列講座,由衍空法師邀請一些人生閱歷豐富的嘉賓講者,到校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是次講座嘉賓是常霖法師,法師出家前為香港著名專業攝影師,他與同學們在學校進行面談交流,分享如何「活好人生」。
詳細內容從應用開始 活化英語學習
許多家長想知道用什麼方法能輕易推動子女繼續學習英語。以筆者見解,最直接就是利用人性的特點「諸事八卦的心理」及「嚮往拆解他人秘密的求知欲」。有位老師好朋友曾跟我説:「假若每位走進課室的老師也像主題公園的米奇老鼠、唐老鴨、高飛一樣有趣,相信學生會非常非常喜歡學習。」筆者百分之二百認同這說法,因此經常向大家講述一些鮮為人知的秘聞和新奇但實用的資訊。
詳細內容正視數碼失憶 別讓互聯網抹去記憶
隨着電子教學和在家學習的興起,學生對使用電子學習工具愈來愈運用自如,網絡慢慢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我們逐漸習慣依賴這些電子產品,甚至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時,便會傾向容易忘記資訊,漸漸不需動腦袋牢牢記着大量訊息,這種現象就是近年來一直提及的數碼失憶(Digital Amnesia)。
詳細內容教師夢.飛翔計劃 為準教師提供獎學金
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贊助,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的「教師夢 ‧ 飛翔計劃」回應教育需求,透過「準教師獎學金」,向具備優秀學業成績、對教育有抱負的基層學生,提供獎學金及不同學習機會,包括專業培訓、學術交流活動、職前支援及輔導等,鼓勵準教師於中學畢業後修讀教育課程,日後投身教師行列,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作育英才。除了向得獎者派發獎學金之外,大會亦提供其他不同的學習機會供得獎者參加,讓準教師持續獲取適切的學習及教學指導。
詳細內容掌握「緩解七式」 擊退開學焦慮症
近年疫情反覆,同時考驗學校、父母與孩子三方的調適能力,從面授課轉為網課,自悠長假期變成只有短促的過渡周,有專家指這種特殊情況可能令學童的「開學焦慮症」(Back-To-School Anxiety)變得嚴重。有見及此,今期《香港教育雜誌》將為一眾讀者拆解「開學焦慮症」的特徵與高危族群,並邀請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梁敦瑜校長和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介紹「緩解七式」,藉以對抗開學焦慮,讓往後每個開學日,都能成為孩子愉快成長的新開始。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