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稚園進行適切的電子教學
在疫情下,面對「停課不停學」的處境,不少幼稚園也加強推展電子教學。然而,電子產品的普及是雙面刃,幼稚園的課程如能做到「生態整合」,則能有效在學前階段灌輸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態度,亦能將電子教學的效能最大化。
詳細內容疫情下的圖書館管理法則
自1 月疫情爆發以來,很多學校圖書館已經實行閉館,原因十分簡單,架上的圖書每天都有不少學生觸摸,大家都會擔心變為傳播細菌的温床。早前研究亦證實,新冠狀病毒能存在書籍上多天,試問家長如何放心學生到圖書館選書呢?如學生把圖書帶回家,家長能接受嗎?
詳細內容跨境學生的學與教支援
新冠肺炎疫情不時反彈,上學年本港學生經歷停課與復課的安排,已逐漸適應電子教學。然而,對於一眾跨境學生而言,因邊境防疫的安排,無法順利回到本港繼續上學。為此,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電子學習組特別針對跨境學生設計了專屬的線上課堂時間表,讓跨境學生在2020-2021 學年也能全情投入新的課堂安排。
詳細內容小組共學 雙向交流 網上課堂黃金四部曲
上學年是一個是充滿挑戰、特別又難忘的一年。在剛過去的九月,新學年以網課形式開課,及後才陸續恢復面授課堂。這種前所未有學習模式,不但為家長及學生們帶來許多問號,即使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學團隊亦需要在這種「新常態」底下重新整理教學進程。
詳細內容教學新常態 各師各法
上期《教育專業》以「Back to School」為主題,我們邀請了中學、小學、幼稚園的校長接受訪問,講述疫情下的開課準備,我們希望能夠更深入地分享校內的實際操作情況,因此今期我們以「各『師』各法」為主題,邀請更多校長老師分享他們在新常態下教學的心得。
詳細內容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
建立體育氛圍 啟發運動潛能 讓孩子終身享受運動樂趣
三代體育老師的交接,由2013年至今已走過七個年頭。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的體育課程不斷改進,改變外界對體育科的觀感,讓家長和其他老師重新認識體育科。事實上,體育所培訓的不僅是技能,還包括最重要的「體育精神」— 即堅毅與恆心。同時,學生還需要在體育科中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自律習慣,這些素養有助他們面對未來更多挑戰。學生求學時期保持恆常的運動習慣,日後畢業離開學校,仍能繼續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詳細內容
滬江小學
由圖書教學出發 再結合中文與常識 跨科深度閱讀 反思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跨科學習雖然並非嶄新的教育方式,但要做到有深度,連小學生亦能反思人生,當中必然要花些功夫。滬江小學的林淑操老師,其課程主任的身分正好擔當統籌跨科學習的角色,並利用由淺入深的方式,由圖書教學出發,再配以活動及精準的閱讀策略,利用「啟發、深度、延伸」的理念,再發展到電子書互動教學及Stem活動,環環緊扣從閱讀引發的蝴蝶效應,由此展開。
詳細內容
青年會書院
疫情下的學界新常態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顯示,全球至今已有近16億兒童和青少年受疫情下的停課安排影響。本地學界由1月底開始開展停課不停學策略,以不同形式進行網上教學,相信同學在疫情下都習慣了在家學習。
詳細內容小一新生入學適應錦囊
孩子升讀小一!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學是孩子正式進入以學習為主的成長階段。升讀小一的學生所遭遇的適應困難大多與學校環境、學習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轉變有關。家長和學校如能及早為孩子進行適應訓練,有助孩子升讀小一的適應,能讓孩子更快、更樂地投入到小學的學習生活。
詳細內容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第5點:學生參與及共同創造
香港賽馬會「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 for Youth @ JC團隊根據香港的情況及學生需要撰寫了《香港生涯發展自評基準》(Hong Kong Benchmarks for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簡稱為HKBM),由香港教育大學葉蔭榮博士擔任計劃總監,筆者學校是試行HKBM學校之一,HKBM共有十項準則,今期繼續分享第五項準則。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