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向態度,迎戰一切困難和挑戰!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馬鞍山信義學校
建立正向態度,迎戰一切困難和挑戰!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校長專訪

要讓孩子邁向有意義的人生, 我們需要協助他們建立正面情緒和獲得快樂,從而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提升抗逆力、溝通能力和解難能力,這也是當今教育的首要任務。

詳細內容
停課下的升中策略 把握時間規劃 輕鬆銜接升中生活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停課下的升中策略 把握時間規劃 輕鬆銜接升中生活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升中攻略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受疫症影響,全港學校停課多月,不少中學更取消入學面試,令家長壓力大增,擔心子女受到影響,無法入讀心儀學校。疫症底下,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校長梁敦瑜女士認為家長毋須過於憂慮,反而可以把握時間與子女一同規劃,迎接升中新篇章。

詳細內容
學校停課 老師更忙 莫忽視各方情緒疏導

學校停課 老師更忙 莫忽視各方情緒疏導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為了做到停課不停學,每間學校亦有不同的應對策略及安排,電子網上教學當然因應需求而大受歡迎,市面上亦出現大量的限免產品。作為負責帶領學校面對這次挑戰的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認為:「這段時間社會聚焦在電子教學上,但其實教育不只知識的傳播,也講求五育發展,學界應同時關注師生與家長的焦慮及困難,不能只著重怎樣硬塞學習內容給學生,也不能只顧催谷功課。」相對於停課間的教學質素,鄧飛寄語學界,千萬別忽視各方情緒的管理及疏導。

詳細內容
別讓網上排名榜誤導你   精明選校多面睇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
別讓網上排名榜誤導你 精明選校多面睇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香港教育雜誌 校長專訪

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都會以學校在各網站上的排名(Banding)作為指標,並且傾向為子女選擇第一組別的學校。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梁俊傑校長認為,現今資訊泛濫,大家在互聯網搜集資料,網上充斥着各種選校的資訊,不少網站更為學校劃分組別,家長亦誤以為學校的名氣和排名就是選校的標準,應該矯正這種風氣。

詳細內容
扶掖後晉 致力培育接班人 迎難而上 昂然接受新挑戰

扶掖後晉 致力培育接班人 迎難而上 昂然接受新挑戰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現任林大輝中學校長譚日旭,先後出任浸信會永隆中學的創校校長;百年名校培正中學的校長,他於不同學校而建立的豐富行政管理經驗,絕對值得分享。譚校長認為重要的是建構有效率的教學團隊、認清學校發展方向、適當地運用資源作學校發展及善用人力資源作培育接班人。

詳細內容
實踐全人教育,由幼兒教育做起﹗

實踐全人教育,由幼兒教育做起﹗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到校直擊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升幼稚園攻略

培元教育機構成立逾四十年,轄下設有三間幼稚園及幼兒園,分別是新翠培元幼稚園、牽晴間培元英文幼稚園和筲箕灣街坊福利會張錦添紀念幼稚園。三間學校均以生命教育及品德建立教育為藍本,配合蒙特梭利教學法,及透過課程設計與奧福音樂活動發展多元智能,從幼兒階段開展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均衡的發展,發揮幼兒潛能,為他們建造愉快學習環境。

詳細內容
尊重學生 贏取信任 理解實際需要 以學生為本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尊重學生 贏取信任 理解實際需要 以學生為本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一連兩期專訪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校長鄒秉恩,於第5期中鄒校長分享了他秉持有教無類,以大膽和創新的方法,成功替多間學校注入新思維,改善辦學質素。來到這一期,鄒秉恩跟我們分享他離開了聖公會基心小學後,如何帶着當教育前線的經驗,擔任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處理中小學、毅進和大專等的課程評審及設計工作,以另一角色服務學界。11年轉眼過去,他重新走到前線,到聖公會聖匠中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擔任校長,之後又重回當初的起步點,再次擔任小學校長,秉承致力服務學界不同崗位的初心。

詳細內容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亞斯理衞理小學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學校最大教育方向是做最好的我,我們深信每個孩子都有長處,不需要與別人比較,但每天都要有進步,自發學習,與自己比較。」有關教育,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林德育在與《教育專業》的訪談中,分享了這句理念。做最好的我,是作為一個學生的責任,也是作為一個全人的最佳素質。

詳細內容
不斷學習 與時並進 創新思維 改革學校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不斷學習 與時並進 創新思維 改革學校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校長鄒秉恩,曾是多間直資和資助中小學校長,亦曾擔任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服務教育界多年的他,毋忘初心,秉持有教無類,一直以大膽、創新的方式管理學校。《教育專業》一連兩期專訪鄒秉恩,分享他怎樣由仰望着校長爸爸的小孩,到自己也走上了校長之路。

詳細內容
新增津貼 宜減少使用限制 自主運用 方能用得其所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
新增津貼 宜減少使用限制 自主運用 方能用得其所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近年來,政府在教育界的撥款不斷增加,其中在下學年,增設「全方位學習津貼」,讓學校可享有較多的資源,讓學生能在不同的學習領域上,豐富學習經驗。對此,教育界人士無不表示歡迎。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