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常態 各師各法
上期《教育專業》以「Back to School」為主題,我們邀請了中學、小學、幼稚園的校長接受訪問,講述疫情下的開課準備,我們希望能夠更深入地分享校內的實際操作情況,因此今期我們以「各『師』各法」為主題,邀請更多校長老師分享他們在新常態下教學的心得。
詳細內容
皇仁舊生會中學
冀望疫情不再 期待學校泳池重開
今年疫症横行肆虐,不只學校要提早放暑假及停止面授課堂,很多運動場館也暫時關閉,令市民減少了出外運動的機會,未能舒展身心。隨著疫情稍緩,學校漸漸恢復面授課堂,而政府也陸續重開各種康樂設施,放寬各場地的人數限制,大眾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再次能於石屎森林內伸展筋骨,做喜歡的運動,其中當然少不了游泳!不少人為了抓緊夏天的尾巴,到泳池或海灘曬曬太陽,暢泳嬉戲。
詳細內容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疫情下成績最大進步生的秘密
新學年開始,筆者與同事從初小至高小,找來十多位在上學年學期末總結性評估中,成績獲最大進步的學生進行面談,並與其家長進行電話訪問,嘗試分析學生在長時間停課的困難環境下,成績仍獲大幅進步的原因。綜合受訪者的內容,找出他們的共通點,發現了最大進步生的秘密,以下分享其中三點:
詳細內容嶄新生命教育 應對世界變遷
自去年以來,本港以至全球接二連三出現疫情、政治運動、經濟衰退和氣候變化等議題。在這個世界動盪的年代,各行各業必須臨危變陣,在長時間停課下,老師、學生、家長除了日以繼夜追趕停課期間的課程之餘,亦需共同思索未來教育的出路。透過掌握世界趨勢,與時並進,教育界採取了「新常態」學習模式:全面網課、半面授半網課、有社交距離的面授課等。
詳細內容Facebook於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學挑戰賽 與Cobo Foundation、加油香港攜手激發中學生創造力
處於創新科技的年代,新一代虛擬實境(VR)成為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開啟無限機遇。Facebook於2020年10月9日宣佈與Cobo Foundation及加油香港攜手合作,於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學挑戰賽,旨在鼓勵中學生學習和利用VR來改善社會現況,激發創造力。
詳細內容「讀唔讀 N班好?」 拆解幼兒班迷思
孩子踏入兩歲,「讀唔讀N班好?」便成為每位家長的頭痛問題。所謂「N班」,便是學前幼兒預備班(Pre-Nursery),坊間也以PN班及「兩歲班」相稱。根據教育局的規定,K1班的入學年齡為2歲8個月以上,而N班則為2歲。
詳細內容把握自主電子學習要點 勿成為「電子奶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少衝擊,當中對教育界的挑戰尤其巨大。數月之間,便從傳統學校聽講課堂,轉變成在家學習,促成電子學習風氣,更從大學一直伸延至幼稚園。而關於幼兒電子學習,向來備受爭議。事實上,現今電子產品普及化,幼兒電子學習確是一把雙面刃:使用得宜,學習效益自然是事半功倍;使用不當,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造成影響。面對如此挑戰,家長只要把握好電子學習的平衡點,就能讓孩子隨時隨地汲取大小知識。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