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爆發的自主學習動力
學校在疫情長期影響下未能回復正常上課,不論是網課或半天面授課,學生的課堂時間縮短了,學習進度似乎一定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卻並非必然。停課後,我留意到有部份學生成績不但沒有退步,反而突飛猛進。在好奇心驅使下,我約了幾位成績躍進的中三學生面談了解,結果令我十分驚喜!
詳細內容審視英語學習 輸出方式比輸入更重要
疫情肆虐全球,許多家長一方面面對生計的煩惱,另一方面在家也要替子女以Zoom上網課張羅。現時,學生逐漸回復上實體課,家長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不用整天在家監督子女上網課。不過,隨之而來面對的問題,便是子女在校內應付學習評估或考試的表現。
詳細內容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馮燊均國學基金會合辦 粵港澳大灣區中華禮儀教育 幼兒繪本《禮樂好孩子》發佈會圓滿結束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於2019年聯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中華禮儀教育」項目,透過在中、小學及幼稚園積極推動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讓學生從小在適切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誠敬謙和,建立良好品行及價值觀。過去兩年,項目得到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穩步發展。為配合及後將向全港幼稚園贈送推廣的幼兒繪本《禮樂好孩子》,特別於5月10日假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5號演講廳,舉辦中華傳統文化禮樂幼兒繪本《禮樂好孩子》發佈會,向來賓講解繪本教材套之應用與教學策略。
詳細內容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 以國際課程打造一條龍名校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日漸頻繁,越來越多香港居民選擇移居內地或跨境工作,當中不乏攜子往返的家庭。香港家長向來注重孩子的教育,如何解決隨遷子女的學習教育問題,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隨着2019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相關的教育範疇獲得進一步完善,確保了隨遷子女就學的政策。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成為全國首家由國內知名大學創辦、提供由學前到高中15年一條龍的港澳子弟學府,為在粵港澳子弟,由學前到高中於入學上提供支援。
詳細內容新手父母系列 Playgroup錦囊
不少新一代家長均擁有卓越的學歷,了解到2歲前的幼童擁有非凡的學習能力,所以特別希望把握此最佳時機,盡自己所能啟發子女潛能。有求必有供,近十年坊間有不少Playgroup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有特色。到底孩子應否報讀Playgroup,以及如何作出選擇?家長不妨觀察孩子的發展和需要,並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詳細內容中大國學中心向全港幼稚園派送《禮樂好孩子》繪本 推廣中華禮儀教育
「粵港澳大灣區(香港)中華禮儀教育」項目──中華傳統文化禮樂幼兒繪本《禮樂好孩子》發佈會於2021年5月10日,假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5號演講廳舉行,活動以現場及國學中心Facebook專頁直播的方式進行,獲得香港教育局、嗇色園、香港道教聯合會、蓬瀛仙館、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幼稚園專業教育交流協會、荃灣及葵青區幼稚園校長會等機構團體,以及香港多所幼稚園的校監、校長和老師的熱心支持和參與。
詳細內容「兩會見聞歸來談」網上分享會
今年全國人大及政協會議順利舉行,會議上通過了不少重要議案,對國家及香港未來發展影響深遠。為了讓同工進一步了解兩會的內容,教聯會於3月底舉辦分享會,邀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均瑜會長,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校長主講,向同工匯報最新的國情消息。
詳細內容近4成半教師願意接種疫苗 教聯會促政府提供更多疫苗資訊
教聯會調查發現,近4成半教師願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最多受訪者選擇接種科興疫苗,逾五分之一人則未決定接種哪款疫苗。近9成教師關注疫苗副作用,考慮疫苗有效性的有逾7成半。同時,有6成教師指政府目前所提供有關疫苗的資訊不足夠。教聯會促請政府提供更多疫苗資訊,以釋除疑慮;並提供誘因鼓勵教職員接種疫苗,為師生早日恢復正常校園生活,創造有利條件。
詳細內容9成幼稚園收生下跌 學校面對財政壓力
本港出生率下跌,加上受疫情及移民增加的影響,不少幼稚園收生錄得明顯下跌。教聯會調查發現,9成幼稚園本學年面對學生流失的情況,申請報讀下學年幼兒班(K1)的人數亦錄得下跌;同時約6成學校指放棄學額的學生人數較去年增加。在這情況下,逾7成幼稚園表示面對財政困難,普遍需要裁減人手,影響幼教界的穩定性。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