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愉快推動學習 創出驕人成績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
以愉快推動學習 創出驕人成績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鍾家明校長(前排中)說,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以一句“A Caring Cheerful School For Student Success”來概括:關懷、愉快、成功,並以學生為中心。事實上無論學生、老師還是學校,近年屢獲佳績,學業成績、創科課程發展以及多元智能方面,三駕齊驅,帶領學生迎向未來。

詳細內容
著重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課程照顧學習多樣性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Well-Designed Curriculum to Cater For Learner Diversity

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
著重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課程照顧學習多樣性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Well-Designed Curriculum to Cater For Learner Diversity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升小攻略

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劉彩玉校長深明,必需為教師團隊提供資源與支援,在專業上不斷提升,同時持續檢討及改善校本課程,讓教師與課程互相配合,一同進步,才能讓學生有所得著。

詳細內容
無懼疫情 洞察電子教育先機 建立現代化愉快校園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無懼疫情 洞察電子教育先機 建立現代化愉快校園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校長專訪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一直本著「堅」強和喜「樂」的精神,致力把關愛校園文化遍佈學校。學校亦積極推行電子教學模式,打造現代化電子校園,全面提升學習質素。

詳細內容
以人為本 推電子教學為學生創造機會

天主教領島學校
以人為本 推電子教學為學生創造機會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新任校長李安迪以推動 STEM 聞名於教育界, 來到天主教領島學校,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推動 STEM 教學走得更前。在疫情下,推動電子教學和 STEM,絕對是事半功倍。 推電子教學為學生創造機會

詳細內容
跳出框框 提倡移動式自主學習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
跳出框框 提倡移動式自主學習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疫情肆虐期間,為了照顧學生學習的需要,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盧秀枝校長直言沒有難度,校方有充足的準備。以兩個三年計劃周期來推動的電子教學和自主學習,播下了自主學習的種子,成果在停課期間顯現。其中包括由決定沒有電腦室的移動式自主學習,到提早考試的行政決策,都證明了在校長的帶領下,再加上老師團隊的努力,令學生得到最好的照顧。

詳細內容
當科研產品遇上創意教材  為校園而設的 天然環保衛生巾販賣機  推動正確衛生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
當科研產品遇上創意教材 為校園而設的 天然環保衛生巾販賣機 推動正確衛生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科技發展的最終理念,是為了讓人類擁有更美好的生活。美佳亞太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香港的科研公司,主要從事健康環保產業的科研及開發,為了提倡對女性的關懷,亦回應環保這個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研發出既是零敏感,亦可生物降解的「女性天使PHD」衛生巾。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柯培麗博士有見香港的性教育發展比較被動,尤其於男女校裏,月經這課題更是甚少提及。當科研遇上教育,雙方亦看到了一個推動彼此理念的契機,一部結合教育功能的衛生巾販賣機,亦應運而生。

詳細內容
創立GMoodle 數據為基礎的網上平台 評估學生小組活動表現

香港教育大學
創立GMoodle 數據為基礎的網上平台 評估學生小組活動表現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升上大學後,許多功課都需要以小組形式進行,講求團隊協作精神。組員能有效地分工合作固然是好事,但亦有不少學生會互相投訴,指責彼此沒有盡力。香港教育大學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林惠民博士研發了網上平台GMoodle,收集數據評估學生小組活動表現,老師可以了解小組內每個同學的付出比例,從而客觀地評分。

詳細內容
創科與塑膠資源教育的結合  「惜膠」習慣從小做起

香港教育大學
創科與塑膠資源教育的結合 「惜膠」習慣從小做起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香港是繁榮的都市,然而要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都市,環境保護議題絕不能忽略。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周卓輝博士與蘇詠梅教授一直致力科技及環保教育,於是他們的團隊設計了「八格塑膠分類回收箱」,並製作AR教育圖書及體感遊戲,為學校提供回收塑膠的設施及相關教材,由小學開始推廣塑膠資源教育。

詳細內容
以AR進行遊戲教育 提升ADHD兒童執行功能   以AR進行遊戲教育 建立本地數據庫和評估準則

香港教育大學
以AR進行遊戲教育 提升ADHD兒童執行功能 以AR進行遊戲教育 建立本地數據庫和評估準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每人也有獨特一面,會抱有優點,更會擁有性格上的缺點或不足,你我皆是。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小朋友,如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等,亦值得擁有與一般小朋友一樣的發展機會。為了讓他們可以順利學習,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梁智熊教授與程式開發公司AESIR合作,設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童AR遊戲學習計畫」,期望讓有需要的家庭得到教育上的支援。

詳細內容
引用語料庫 打造英語教學工具 探索語言奧妙之境

香港教育大學
引用語料庫 打造英語教學工具 探索語言奧妙之境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語言除了用來溝通,也是了解一個國家民族文化歷史的工具。學習一種語言,若單靠死記硬背,必然感到乏味困難。香港教育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馬清博士、李鳳琼博士、王立勛博士及陳雪珠博士一起建立了「語料庫教學支援網上平台」(CAP),可將大量複雜數據的語料庫(Corpus)應用在中、小學的英語學習環境裏,老師們透過簡易的操作,讓同學們學習英語增添動機和樂趣。

詳細內容